“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攻坚突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力培育优质企业技术“出圈”抢占制高点

爱东营讯 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营兆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风电电磁线生产车间内,灯火通明,数十台机器正忙碌地运作,完成开料、抛光、绕包、烧结、冷却、收线、打包等一道道工序。日前,接到客户订单,时间紧任务重、产品要求特殊,原来的人工作业生产线已远远达不到所需的生产效率。

“必须要创新!”兆源机电设备部副部长韩兵奇和团队便一头扎在车间里,一个本、一支笔,密密麻麻记录着调试的参数。利用10天时间,通过升级系统、创新组装设备、试验参数,针对部分产品,将原本需要50天的人工生产时长缩短至一周,效率提升近70%……奔走在车间中,专注于机器间,在韩兵奇看来,只有专注研发,将特色领域做专做精,方能开拓一片新的局面。

身怀“绝技”却又行事低调,“独占鳌头”又是单项冠军。探寻兆源机电的成长轨迹,创新研发是“制胜法宝”。兆源机电为专业从事高端电磁线系列产品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海上风电、陆上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兆源机电最炙手可热的产品,莫过于风电电磁线。据了解,风电电磁线作为风电直驱电机、双馈电机、半直驱电机的心脏,是风电电机核心的原材料。然而风电市场成本压力巨大,风力发电定子电机中熔覆导线占主成本的80%以上,熔覆导线是由纯铜熔覆绝缘材料包扎而成,而纯铜占了熔覆导线主成本的90%以上。“面对这些难题,我们自主研发风电定子用烧结铝扁线,代替了纯铜,且材料性能既满足铜加工的技术要求,又能与外包绝缘达到熔覆的效果,使熔覆导线加工成本降低40%以上。”兆源机电总经理刘树峰介绍,目前,该技术水平及能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厚积薄发,技术“出圈”抢占制高点,兆源机电以稳定的质量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我们十分重视技术研发,建设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东营市铜基新材料绕组线材工程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刘树峰说道。目前,公司电磁线产品在国内清洁能源发电领域市场份额占到50%,在轨道交通领域市场份额占到70%,是中国中车最大的电磁线供应商,中车“复兴号”动车组电机用的电磁线70%以上由该公司供应,产品跟随中车出口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强,产业才会强。要想成为行业里的中坚力量,就一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潜心修炼。”说起企业的“成长密码”,刘树峰坦言。精耕细耘,加力培育优质制造业企业……在开发区为企业培育厚植的肥沃土壤下,将涌现出更多“隐形冠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记者 商雅雯 通讯员 朱枫珍)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