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我市召开垦利区“创新突破看发展”新闻发布会

  11月1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垦利区“创新突破看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到垦利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区“创新突破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国元;垦利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爱峰;垦利区民政局局长胡金涛;永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瑞,介绍垦利区创新突破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国元

  今年以来,垦利区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谋划开展“创新突破年”活动,全区上下围绕加快建设“产业强区、创新高地、生态之城、幸福家园”总体布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过硬举措和严实作风推动工作创新突破,形成了全员共参与、全域求创新的生动局面,各领域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保障了活动有序推进、高效落实。一是组建专班、挂图作战。制定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建4个工作专组,与全市“干部作风建设提升行动”、主题教育一体谋划,与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任务全面融合,确保活动开展与市、区重点工作任务协同推进。制定调查研究破题行动方案,由区级领导、镇街党委书记、单位一把手3个层面领衔,进行领题大调研、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共梳理破题项目60余项、形成调研成果40余项。二是清单管理、定责推进。区级层面发起“七大创新突破行动”、镇街和部门层面自主谋划148项创新突破事项,全部明确标准要求、实施路径和攻坚目标,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达效。目前,各项创新突破事项均达到时序进度,全区84个部门单位推出突破成果242项。三是狠抓督查、强化落实。坚持督察解决难点、疏通堵点与发现优点、推广亮点相结合,成立4个督导组,常态化下沉一线开展实地督查,及时了解进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四是广泛宣传、打造亮点。系统提炼总结全区攻坚突破经验做法,创作推出各类媒体作品213条,72篇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其中石油和化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四个一”集成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145”社区工作模式等10余项工作获得国家层面推广。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突出重点、靶向攻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垦利重要指示要求,着力突破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多项重点任务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园区扩区作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的重要抓手,组建专班、联动攻坚,推动垦利经济开发区、胜坨化工产业园实现扩区,开发区核准面积由5.11平方公里调整至14.98平方公里,胜坨化工园区核准面积由5.25平方公里调整至10.75平方公里,一举盘活了园区产业项目未来5年的发展空间。大力推动产业链集成改革,加速破题“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全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经济指标贡献占比超过30%,成为全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增长极。预计前三季度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3.97%,增加值增速335%以上。垦利区入选2023年全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区,胜坨化工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和节水标杆园区,垦利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垦利石化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东营中联混凝土大数据智能化共享平台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典型。

  二是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坚持以村为基本单位,串珠成链、拓线成片、连片扩面,先后开展“稻乡蟹缘”“海智渔乡”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黄河口盐田米仓”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今年获评山东省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县区。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行开展“共富公司”试点示范,探索发展多种新型村集体经济,全域破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38.4%,全省唯一县区5个项目全部入选农业农村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三是集成攻坚盐碱地综合利用。聚焦盐碱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集成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扎实推进盐碱地改良、节水农业发展等工作,已累计启动20万亩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2万余亩重度盐碱地实现破“碱”重生,全区耕地面积净增18.5万亩,超出耕地保有量任务7万余亩。今年承接全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示范推广现场会,盐碱地生态修复及生态产品开发经营做法入选自然资源部第四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耐盐水稻等新品种高效栽培示范”获批全省唯一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项目。

  四是改革赋能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承载力,集成实施“水权交易”、农业用水减量替代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模式,全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了20%,水资源“方均效益”提升到原来的13倍,做法得到水利部发文推广。今年先后入选国家级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省级首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

  五是融合打造高品质民生。坚持以改革增进民生福祉,更大力度推进垦利一中与市一中集团化办学、区第五人民医院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全托管+一体化”合作,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聚焦“政府扶得起、保障多元化、服务可持续”,覆盖40个村建设黄蓝汇•颐养中心28处,为1506名75岁以上有就餐需求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同步撬动文化娱乐、医疗服务等各类资源集聚,探索出“助餐养老”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做法得到民政部养老司认可肯定。

  六是联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市率先完成区、镇街、社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全贯通和全覆盖,创新实行“前台受理、后场办理”模式,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以上,初信初访“一次办好”做法在《法治日报》推介。深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改革,拓宽“互联网+”深度应用,培育打造“云上律团”特色品牌,做法入选全国总工会“互联网+工会”维权服务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两级自组织联合会作用,建立自组织精准孵化培育、高效规范运转、平战作用发挥的闭环机制,叫响了“党建引领、群众自治”治理品牌,垦利街道社区治理模式得到中央政法委认可推广,全市培育发展社区自组织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场会在垦利区召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创新突破年”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担当实干,坚定走好创新突破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众日报记者

  垦利区是如何上大项目、好项目,培育专精特新、高技术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

  张爱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垦利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依托开发区与胜坨化工园区扩区带来的新机遇,强化项目支撑,突出科技引领,加快转型升级。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蓄势突破,通过上项目、培育企业、产业转型三个层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通过项目带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合益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投资1.38亿元的150吨/年富集B10硼酸项目及30 吨/年富集 B10 三氟化硼气体项目,与2024年谋划的投资10亿元的三氟化硼同位素气体扩产项目,突破硼10、硼11高丰度电子级三氟化硼技术,实现硼基化工产量和技术全国第一;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9亿元的电解液全链条一体化项目,实现锂电池添加剂密度、丰度和性能在全国领先;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的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2024年2月投产达效,实现高端光学聚酯基膜单体产能全国最大;泰源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9.6亿元特种表面活性剂项目,将成为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引导新发药业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园,生物法生产维生素B5.质量和产量在世界保持领先。招引言泉新材料,纤维素纳米纤维和纳米晶体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此外,宝丰汽配无铜陶瓷刹车片工艺水平、艾蒙特、东润新材料特种树脂、宇佳新材料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非氧化物制品、坤宝新材料三氯化铝等均在产量或技术方面实现全国第一。

  二是通过培育激活力,提高龙头企业引领作用。2023年新增专精特新17家、国家级小巨人5家、省级单项冠军3家,总数分别达到31家、6家、5家。

  三是通过大项目、好项目、高技术企业赋能,带动了产业转型。2021年到2023年,五大产业由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3传统产业+2新兴产业)调整为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五大产业。其中新能源占比由0.9%上升至11.2%;新材料占比由2.7%上升至3.3%。全方位、多层次、各大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全力绘就垦利区工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全新画卷,走好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鲁网东营频道记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农村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数量多,请问垦利区在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胡金涛

  一是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空巢老人探访关爱“四项”养老服务制度,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区、镇、村、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筑牢城乡基本养老服务阵地。按照镇街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为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赋能的思路,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完善普惠性基本公共养老服务政策,优先满足高龄、失能、特殊困难老年人等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优化生活照料、托养护理、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供给。探索“居家社区+智慧化”的居家养老社区支撑体系。

  二是集成建设黄蓝汇颐养中心,探索农村养老服务试点。我区聚焦农村养老工作,在深入调研和外出考察学习基础上,充分调动村级党组织探索农村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对现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提升,立足农村老年人最基本、最急需的养老服务需求,集成建设了老年人餐厅、文化娱乐、老年学堂、科普保健、互助服务、幸福工坊等多元为老服务阵地。由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通过政、社、村、企、群“多元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方式筹集资金,采取“政府补+部门帮”、“村级贴+项目扶”、“慈善捐+孝善托”、“子女缴+自己干”等措施,打造政府扶得起、集体办得起、群众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养老助餐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建设黄蓝汇•颐养中心28处,为1506名7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提供多元养老服务。

  黄三角早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讲,“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永安镇紧邻东营中心城区、垦利城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土地宽满广阔,产业基础坚实,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请问,近年来永安镇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

  孙瑞

  永安镇紧紧围绕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目标,按照“一核、一带、两区、多点”总体布局,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村级组织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民技能增收、农村改革6大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总投资1.88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62亿元,完成投资任务的86%。

  扎实推进主导产业提质。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带动、小农户参与”的模式,扩大标准化种养殖面积,9月份在京东总部举行了盐碱地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达到32亿元,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突破11亿元,黄河口特色农业产品供应链暨展销专业市场、中储粮储备库等项目成功落地,推动形成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突破水稻、高粱、牧草等耐盐碱品种筛选和“黄河口1号”大闸蟹良种选育,推广“封域双层真空负压阻控综合技术”进行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推动盐碱地农业提档升级,力争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园落地。

  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在环境整治清仓见底的基础上压实“工作区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农户门前三包”的多级包保责任,年内推动二十师、二十八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前二十五村、东九村创建市级美丽乡村。

  扎实推进共富试点建设。抢抓被确定为全市共富试点乡镇的机遇,探索“共富公司+合作社+企业+党员+农户”模式,推进东九村烘干仓储、二十一村颗粒质生物加工、前七村旅游设施配套等项目,带动33个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狠抓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稻乡蟹缘”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全面提高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