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漂”摊主安家记

爱东营讯 “天冷,进屋吃包子!”11月13日中午,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万和便民市场卫霞包子铺的马相勇、宋卫霞夫妇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进屋吃饭,一边忙碌着切葱调馅。拥有一个稳定的小铺是夫妇二人摆摊二十多年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梦想照进现实,两人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凌晨四点,黑漆漆中,马相勇、宋卫霞夫妇二人就从蓝天小区起床来到包子铺准备包子、豆腐脑、馅饼等早餐;早餐告一段落,紧接着就开始烙饼、备菜,为午餐做准备;晚上最为忙碌,炸丸子、炸藕合、炒菜……一忙到就到了晚上九点多。

五十多岁的马相勇、宋卫霞算是东城较早一批摆摊人,回忆起之前流动摆摊卖包子的日子,二人感慨最多的是“太辛苦了”:风吹雨打,夏季一身汗、冬天长冻疮,全靠天气吃饭。“今年市场统一改造提升,有新建的板房,还有棚亭,都配上了水电,我们一下子要了两个摊位,板房开间小铺,顾客进去吃饭,棚亭用来蒸包子、烙饼,现在365天都能营业,天冷了还能取暖,就像安了家一样!”在二十多平方米的小铺里,冬日里的暖流阵阵汇起,夫妇二人一边说一边忙碌着,脸上乐开了花。

卖包子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和面,之前流动出摊时,夫妇二人要提前把面活好,抬到摊位上来,非常沉不说有时候面还不够用,用水也是要装到水桶里再搬到摊上。“你看,有了固定摊位后,和面机直接在现场和面,省时又省力,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洗菜刷碗,太方便了,之前冬天冷夏天热,现在有暖气和风扇,干起活来不遭罪,顾客也舒服高兴,我们还新添置了冰箱卖饮料,也能放各种食材。市场整洁漂亮了,入驻的摊主伙伴儿越来越多,人流量也就越来越大,小店的收入自然也更高了,现在的收入要比之前流动摆摊能提高三分之一呢,要想过得好,就得吃苦耐劳,俺俩已经给儿子买上新楼啦……”说起“安家”后的变化,夫妇二人滔滔不绝。

和马相勇、宋卫霞夫妇一样升级当店主的还有“80后”的李希佑、黄长芳夫妇,他们的利津水煎包小铺今年6月份开业,在这之前,他们在明佳花园小区门口出摊卖水煎包。“以前刮风下雨下雪根本出不了摊,平均一个月差不多要停四五天,只能干着急,得知万和市场改造提升可以入驻的消息后,我主动来租了一间板房小铺,以后不用再提心吊胆,可以安心做生意了。”李希佑说。以前摊位小,只能卖水煎包,有了固定小铺后,不仅能遮风挡雨,客源也稳定了,夫妇二人增加了炸货、大锅炖、凉菜等各类餐食供食客选择。“虽然忙碌,但是眼看着生意越做越好,一个月收入能增加两三千,一切就都值了!”夫妇二人愈发认为开铺是做了明智的选择。

让摊主们“安家”的万和便民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是今年初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启动的,在因地制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适合市场的整改方案,新建14间板房小铺、设置24个规范棚亭,6月正式投入使用。走进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香古色的“万和便民市场”新门楼和牌匾,道路两旁是整洁规范的板房和棚亭,华灯初上,彩灯闪烁、流光溢彩,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难想象,眼前这道独特的“风景”,在几个月前还是市容管理的“老大难”,随意摆摊,市场秩序维护难、卫生脏乱差。“之前比较乱,买完东西就赶紧走了,改造后的市场可不一样了,整齐美观,环境好多了,还新开了凉皮、卤煮、炸串等很多家小铺,我最近经常带孩子来逛一逛,吃点美食再走。”家住附近小区的市民孙双女士说。

市场里人头攒动,旁边的“万和城管服务岗”不时有人进去喝水休息或使用便民工具。万和便民市场紧挨着阳光幼儿园,上学、放学时间人流和车流量都很大,占道经营极易发生交通拥堵,为管理好市容秩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支队专门在这里设置了“万和城管服务岗”,每天派驻执法队员驻点执勤。小小执法岗亭,不仅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还为摊主、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提供临时休息点,成了为市民提供热水、打气筒、急救药品、雨伞等常用工具的“爱心港湾”。“以前接孩子很堵,要在这里耗上好久,市场改造提升后,有秩序多了,接孩子快多了。”不少家长发现,阳光幼儿园接送孩子交通拥堵的情况伴随着市场的改造提升也大为改善。

“流动摊主常常肩负着一家老小的生计,灵活多样地设置便民摊点群和便民市场,既能为流动摊主‘安家’,人性化地帮助他们寻找出路,又破解了占道经营城市管理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践行‘721工作法’,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运用柔性执法方式,使执法兼顾‘力度’和‘温度’,让城市更温暖、管理更高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支队副大队长陈小永说。

为“路漂”摊主安家,今年以来,我市按照“适度放开、有序经营、规范管理”原则,探索以审慎包容、柔性监管模式规范设摊经营活动,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摊主和周边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场地权属和安置商贩数量,选择不影响消防安全、道路通行、居民生活的位置,通过公示,灵活多样地设置便民摊点群和便民市场,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为城市长效化管理打开了“一扇窗”。万和便民市场、鲁班美食街、明佳便民市场、胶州路便民夜市、滨州路便民市场等提升改造工程都是典型案例。目前,全市先后规范设置便民摊点群和便民市场366余处,安置商贩3983余家,解决了10000余人的生计问题。

从“路漂”摊主到“安居”店主,不变的,是一分一角中蕴藏的生计,是城市管理中互相理解的温情;变的,是执法过程中越来越柔性包容的管理方式,是摊主们“不再流浪”有了“家”,是城市道路更畅通,城市颜值越来越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记者 王雪)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