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东营港:勠力攻坚新工艺 作业效率再提升

  随着东营港光伏管桩业务量逐渐上升,为做好服务保障,优化成本管控,山东港口东营港勠力攻坚,创新开拓,成功开发光伏管桩吊装新工艺,提高了光伏管桩吊装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同时降低了作业成本。

  山东港口东营港加快推进生产组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加大装卸工艺创新力度,确保“两升一降”取得成效。第一批次光伏管桩作业完成后,调度指挥中心协调装卸队、机械大队、安全环保科技部对作业工艺进行优化,一方面,由原来的2台门机合作吊卸/吊装2根光伏管桩,优化为单门机使用18米吊具同时吊卸/吊装2根光伏管桩。另一方面,每次作业前测量管桩的尺寸,根据尺寸确定好吊点位置,确保起吊作业平衡。

  工艺优化后,作业门机由2台减少到1台,4根光伏管桩的作业时间由开始的60分钟缩短到现在的30分钟,作业效率提高50%,总成本减少近3/4,且相比双门机作业更加安全。

  光伏管桩作业效率的提升,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今年以来,山东港口东营港按照“吨货必争”原则,重点围绕海上光伏组件等高费率货种深挖市场潜力,加大客户拜访密度和频次,对客户需求给予充分支持,确保光伏管桩业务顺利承揽,提高货物吞吐量。调度指挥中心与市场营销中心同频共振,协助加大货源争揽力度,在生产保障、流程再造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下一步,山东港口东营港将秉持“突出创新、深化融合、勠力攻坚、业绩为王”工作总基调,聚焦保障新业态快速发展,提高港区盈利水平,不断寻求新的作业工艺优化方案,为渤海湾港“21221”目标任务实现贡献力量。

  (通讯员 贺斌)

责任编辑:丁小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