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港口 守护碧水蓝天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广利港区一直以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锚定“双碳”目标,不断加大绿色环保投入,持续推进港区环境绿色化、能源结构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污染防治,守护港口碧水蓝天

  广利港区设立大气监测设备,全天候监测港区Tsp、PM2.5、PM10、CO、NO2、O3等污染气体数据,并对超标数据发出警报,促进大气环境保护和管理。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含尘污水处理站,实现5m³/h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150m³/h的雨污水处理能力,使水质得到改善并满足回用要求。建设洗车池,彻底清除车辆底盘、轮胎泥土,防止车辆带尘上路造成扬尘污染,实现污染防治根源化处理。

  绿色低碳,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广利港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禁止使用高排放高污染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规定,新增的4辆自卸车、2辆装载机均采用新能源动力,并增设4套生产充电桩,确保设备高效运转。在办公区内部停车场建设16套充电桩,满足员工绿色出行需求,同时推动电动公务用车的发展。港区码头前沿建有300KVA低压工频和200KVA低压工频船舶岸基智能供电系统,共计10个充电箱,可为港区6个通用泊位和2个工作船泊位提供0.4KV/50HZ电源,满足靠港船舶用电需求。

  增加碳汇,开展美化环境行动

  广利港区积极开展“绿色山港、人人行动”活动,提高员工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建设公共绿地、临港道路绿化带等行动,增加港区绿化总量和生态碳汇量,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打造港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面向未来,渤海湾港广利港区将以落实“双碳”为目标,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提高全员环保素质,助力集团公司 “双一流”港口建设。

  (通讯员 王晓冬)

责任编辑:丁小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