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9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居住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局长牛效强,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相学,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尹玉增,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杜艳英,介绍近年来我市在城乡居住环境改善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城市是美好生活的依托,城市品质关乎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全市住房城建管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梯次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着力打造舒朗大气、生态宜居的特色城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牛效强表示,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群众关切,在全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和物业服务领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难点、痛点问题,努力让群众在城市生活的更舒心。用心办好加快贯通中心城绿道、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实施既有建筑保温节能改造三件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聚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统筹改善城乡居住条件,不断提升住宅品质、倾力打造“完整社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保障群众宜居优居。下一步,全市住房城建管理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打造特色生态城市“升级版”,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持续深入推进城乡居住环境改善,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关于我市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贾相学表示,我市有序推动片区综合更新改造。按照“先体检后更新”原则,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创新设置具有东营特色的指标,综合评估城市发展现状,精准诊断“城市病”根源症结,被住建部确定为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扩容升级。持续优化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人均道路面积达到34.22平方米。北二路、府前大街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先后建设改造完成,撑开城市发展“新骨架”。改旧出新提升居住品质。统筹老旧小区住宅、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既有建筑等六大改造工程,近20年群众期盼的油田中心医院片区棚户区改造顺利实施,东营区张屋村、垦利区双河村等城中村改造推进顺利,帮助2万余名群众圆了“安居梦”。
为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我市今年开展了物业服务领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关于专项行动进展和成效如何,尹玉增表示,3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物业服务领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3月23日,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各县区、市属开发区迅速行动,扎实推进。专项行动推进中,我市压实责任,周密部署,扎实推进,边查边改。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问题2404项,整改完成2240项。组织召开全市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工作会议,进一步理顺新建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移交管理程序,迈出了专营设施改造移交第一步。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申报已基本完成,计划对88个小区进行改造,15个小区供电改造设计正在开展。
市容环境关乎城市形象,关乎发展环境,更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我市在市容环境整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杜艳英表示,今年1-8月份,12345热线共受理市容环境领域诉求19734件,较去年同比减少6.62%,市民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3、3.37个百分点,实现了“一下降双提升”,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全市规范占道经营、店外经营18890余起,设置便民摊点群和便民市场318处,安置流动商贩3050余家;全面开展清脏治乱,清理各类积存垃圾1185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36%,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10吨/日。园林绿化持续提档升级。加强公园游园建设,胜利中央公园正在深化设计方案,北一路带状公园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15处口袋公园全部建设完成。城市“智管”水平不断提升。对现有智慧城管平台迭代升级,加快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目前已完成总体开发进度的90%。
(记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