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渤海之滨,绵延数千公里的海岸线上,东营港码头星罗棋布,繁忙异常。在离海岸不远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园区内,石化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等多点开花……
今年以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机遇,深入推动“两大战略”“三个升级版”“五项工作举措”贯彻落实,聚焦“亿吨大港、五十亿财政收入、三千亿产值”的“十四五”工作目标加力提速,奋力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争排头、当标杆。
做精产业,争做工业经济主战场
这是一张满载着沉甸甸发展成果的生动答卷: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化工园区前5位的基础上,精细谋划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发展向“由大到强”转变。
——在崛起增量上,今年着力推动了总投资1357亿元的142个项目建设。上半年,10个省重点、26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47.19亿元、66.8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7%、7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5%;其中,“四新”经济投资、高技术产业项目、工业投资分别增长22.7%、233.7%、36.8%,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优化存量上,加快推动炼油企业向化工转型,谋划推进总投资268亿元的鸿丰化学500万吨/年燃料油浆态床加氢科技创新示范、总投资208亿元的亚通化学绿色低碳高分子新材料两大过200亿元项目,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推动区内炼油占比低于40%,彻底实现区内产业结构由“炼油为主”向“化工为主”转变。同时加快谋划整合建设2000万吨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在省内“一基地两集群”建设中率先突破。
——在抢抓变量上,按照“四个高”工作要求,谋划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大“园中园”,力争利用2至3年时间基本建成投资过70亿元的创新创业园,打造全市集中试基地和高端化工的“双创”园样板工程。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增速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产值937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22%;工业用电量达到23.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32%;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9亿元,同比增长24.6%;实际利用外资到位5647万美元。
一个个精确的数字,阐释了成绩单背后的付出与努力;一串串平实的数字,也见证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向前的稳健步伐。
坚持做大港口,奋力冲刺“亿吨大港”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俯瞰东营港,朝气勃发,车来船往,码头一片繁忙,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刚刚交付使用的东营港首个10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5液化烃专用泊位,装卸低温乙烯、低温乙烷、低温丙烷、LPG、丙烯等;#6液体化工品及油品泊位,装卸原油、燃料油、汽柴油、甲醇、MTBE、二甲苯等。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稳定能源保供”的谆谆嘱托,加快实施总投资123亿元的10个港口项目,在打造国家能源保障港上取得显著成效。6月19日,东营港现代海洋综合立体交通物流产业成功入选“十强”“雁阵形”集群,开发区成为全省首个高端化工、新材料、现代海洋领域“雁阵形”产业集群开发区。
——加快推进液体化工品泊位建设,保障1000万方原油储备库原油供应。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着力推进投资18亿元的4个10万吨级液化泊位及东营港内航道工程建设;加快总投资31亿元的25万吨单点系泊项目实施,力争2024年6月达到靠泊条件。
——加快推进集装箱、散杂货等泊位建设,打造货物运输的综合性港口。投资11.4亿元的东营港集装箱项目年内完成码头主体建设;投资12亿元的10万吨级通用泊位立项已完成,深水岸线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
——加快临港产业发展。推动东营港综合物流园项目实施,启动疏港铁路一突堤联络线建设,打通疏港铁路全面运营“最后一公里”,实现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预计港口吞吐量年底即可突破8000万吨,明年泊位等级达到25万吨,建成亿吨大港。
做强园区,健全完善园区运行体制
一场场务实高效的会议,一连串开放诚恳的接洽,一系列迅捷有力的行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慧持之以恒、稳扎稳打,不断创造着园区发展的新突破。
近年来,东营港对标上海化工园区等先进园区,加快实施更加严格的园区封闭化管理建设。依托智慧园区二期实施应急部重点扶持的“化工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项目”实现对车辆信息申报、行驶停靠、物料充装等环节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构建园区危化品车辆运输安全控制网。着力推动全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协同监管试点创建工作,全面打造联动、立体高效的现代化安全防护体系。
东营港加快数字赋能,打造了3个“全省第一”,即全省第一个“中国智慧化工园区示范单位”、全省第一个“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全省第一个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数字化持续纵深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项目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牢牢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服务企业一切”的发展理念,以更优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项目推进上,实行重点项目包抓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支队伍、一抓到底”,实行“日督促、周调度、月分析研判”领导包抓工作责任制,主动对接,跟踪服务,确保招引企业在港区落地生根、安心经营、放心发展。政务服务上,全面推行“5+4”政务服务新举措,深入开展全流程代办服务。即通过“建立一套机制、打造一个平台、组建一支队伍、设计一组流程、制定一张表单”,推进“审批服务零跑腿、惠企政策零死角、人才招引零距离、为企纾困零积压”,实现审批流程由“以部门为中心”到“以企业为中心”的有效转变。自全流程代办模式推广以来,累计为总投资共114亿元的11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了个性化全流程代办服务,为企业发展打造了省心、安心、舒心的营商环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强化“四新”培育,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支柱产业新优势,集聚新兴产业新动能,创出一条新路子,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个新未来。
海风起,浪潮涌;蕴蓄底气,铿锵前行!
(记者:文/张振 图/陈同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