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铁门关: 昔日“济水明珠”再现繁华景象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最美人间四月天”,记者走进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美景如画,村容整洁,村民从容,产业兴旺,不禁感叹,昔日“济水明珠”再现繁华。

/

  历史上的前关村,是昔日铁门关遗址所在。在前关村的史志墙上,详细记载了铁门关的兴盛与凋敝。铁门关是原大清河入海口处的一个重要关津,有“铁门锁浪”之称;是明清两代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几百年前曾名闻天下。然而,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夺大清河河道(济水下游)入渤海,这次决口让济水彻底消失。从此海啸河患连连不断,铁门关频遭洪流损毁。清朝末年,铁门关最终被黄河水淹没。洪流涌过,留下一地荒凉,繁华尽处,沧海归于桑田。

/

  繁盛一时的铁门关虽然实物已然不存,然而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深刻影响了当地的一些文化传统和习俗。1957年,铁门关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文物普查时,因地上已无建筑物,故又改为铁门关遗址。1979年,利津县将其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山东省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前关村积极配合山东省水下考古中心,开展2次铁门关遗址挖掘保护工作,更是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级安全文明村”。

  今日的前关村,这颗昔日的“济水明珠”,缘何再放光彩?

/

  农旅融合发展,重振“济水明珠”昔日繁华。前关村先后投资1380万元,实施了铁门关历史展馆、戏楼式乡村剧场、铁门关景观城楼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奠定了基础。2019年,借力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总投资6900万元,建立我市最大的单体香菇生产基地。目前,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已经建成了羊肚菌基地、香菇基地、瓜果采摘基地、蔬菜基地,形成以循环农业为特色,集生产、加工、科研、培训、示范、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省内一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

  通过深入挖掘铁门关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特色农业,打造铁门关度假民宿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前关村大力发展旅游,常态化举办“铁门关旅游文化艺术节”,每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发展果蔬采摘游,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合作社收益;将铁门关文化、风土人情等元素融入产品外包装设计,开发特色农创产品21个,重现“济水明珠”风采。

  八百年来,历代铁门关人自强不息、善治善为。如今,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用实干和担当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开启新篇章。

(记者 王敏 通讯员 宋萍 王艳慧)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