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阳光人社”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照亮城市文明底色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我在东营打工已经五六年了,以前出现小纠纷或是工伤,可发愁了,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法律咨询室设在我们劳务市场,对我们非常便利,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外来务工人员段宝收谈起法律咨询室来赞不绝口。

  段宝收谈到的法律咨询室是“阳光人社”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在为民劳务市场等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集散地设立普法宣传基地、法律援助工作站,方便其就近了解法律知识、办理法律援助申请。人社、司法、教育、公安等多个部门志愿者,在春节、秋收、入学等节点,开展法律、社保、教育等政策宣传进工地、进市场、进社区志愿活动,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

  “阳光人社”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志愿者总会设立,项目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志愿服务队为主体,联合相关部门,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取3至5个公益组织共同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三送”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擦亮“阳光人社 真情为民”服务品牌。

  志愿服务送上门,真情工作解民忧。“疫情时刻神兵天降,逆行海河英雄本色”,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海河社区党委书记赵素娟代表全体居民送来锦旗。疫情期间,该项目发动广大志愿者深入社区,协助网格员粘贴封条、安装门磁、核酸登记,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物品采购、垃圾处理等服务,守护了社区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该项目建立由行业骨干、企业专家、外聘行家、技术能手组成的师资队伍,利用晚上、周末等工余时间,为广大市民开展技能提升、工伤预防、交通安全、卫生保健、心理健康调适等培训,帮助大家提升素质能力。组织机关及社会志愿团队,定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和“流动图书馆”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志愿服务送关爱,浓浓温情暖人心。史口镇东寨村曲先生身有残疾,每次志愿者上门看望他,他总是说“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生活在当今社会可真是幸福啊。”该项目针对生活困难人员,开展长期结对帮扶;针对农村老人,开展义诊、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志愿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爱心书屋捐赠”“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等志愿活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志愿活动;针对社区居民,常态化组织开展爱心义剪、我们的节日(“粽情端午 传承文明”“情暖聚中秋 和睦社区情”“为民送福 暖心过年”)、双拥进社区、青少年党史学习月等活动,把阳光般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近3000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到“阳光人社”项目中,累计开展活动400余次,受益群众8万人次。

  (记者 任强)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