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垦利区向春而行奋跃而上 细微处助力民生“幸福曲线”上扬

  “我们居民们心里都很高兴,提升社区环境的意见,不仅列入了第一批民生福祉清单,而且立刻解决了。现在小区进驻了物业公司,各方面都在变化,尤其是卫生环境越来越好。”在参加完3月16日下午召开的“加强社会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主题新闻发布会后,垦利区胜坨镇通明苑社区居民李炳森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

  通明苑社区环境不断提升

  通明苑社区是原胜利油田移交社区,近年来处于各项事务过渡交接期,物业服务未能及时跟上。前段时间,在垦利区开展的增进民生福祉“群众选、政府办”活动入户走访调研中,通明苑小区居民提出了“物业公司入驻,及时清运垃圾,提升小区居住环境”的建议。

  建议收集上来后,垦利区迅速建立台账,胜坨镇派专人跟进。“1月底前完成整改,山东里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功入驻,每天两次清运垃圾,有效提升了社区整体环境卫生。”垦利区胜坨镇物业管理中心主任王建国介绍。

/

 垦利区加速推进幸福家园建设

  群众“选”,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线上征集、微信票选等多种渠道,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广泛征集增进民生福祉重点项目意见建议,充分让群众“点单”,真正把民生热点摸清摸透、把民生诉求摸实摸准。政府“办”,按照“聚焦民意、体现民生、突出重点、先急后缓、普惠共享”的原则,选出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民生实事项目,由垦利区工作专组分批推送至各镇街、区直有关单位,逐项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时序进度和工作目标。每个项目实行“四个有”机制:有领导挂钩、有工作班子、有牵头部门、有实施计划,确保办一件成一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

  在《2023年垦利区增进民生福祉工作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的27项实事中,“群众选、政府办”事项从城市独立院落物业缺失到农村生活环境、村容村貌,从教育办学条件不好到学生午餐就餐难,从文化设施老旧到村卫生室设施修缮提升,都是一些细枝末节,却与群众息息相关,更是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难事。

/

 垦利区第四实验幼儿园项目加紧施工

  “选出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民生实事,让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真正攻坚一些‘揪心事’、办好‘关心事’、多做‘暖心事’,扎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垦利区增进民生福祉工作专组副主任宋国宝说道。

  民之所忧,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垦利区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持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以硬核举措推动增进民生福祉工作全面“创新突破”。

/

  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新院区即将投用

  除却开展增进民生福祉“群众选、政府办”活动,垦利区还全力推进办好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施便民设施提升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应急广播体系、提升社区全民健身服务、提升安全防范应急能力、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增强“一老一小”服务能力等总投资12.16亿元的10件民生实事29个具体项目突出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突出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突出群众普遍受益,实施供暖水平提升、医疗能力大提升、油田社区集中提升整治、就业促进、安心上学等10项暖民心行动开展居住环境、基础教育、文体生活、社会治安、基本医疗、社会帮扶救助等六大领域创新突破行动,擦亮幸福底色,书写群众满意的垦利答卷。

/

 美好生活舞起来

  向春而行,奋跃而上,垦利区将继续把打造“幸福家园”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强力推动发展方式、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民生事业的系统性重塑,持续提升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度,着眼于更细微处助力民生“幸福曲线”上扬,努力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掌上垦利)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