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放眼大街小巷,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电动自行车了。不过,电动自行车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因为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因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引发的火灾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还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火灾危险多多
2月23日,江苏镇江一企业停车棚发生火灾,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扑救,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起火建筑为敞开式车棚,起火位置为车棚中部,主要燃烧物为电动自行车,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并伴有阵阵爆燃声,几十辆电动自行车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消防救援人员立即拿出水枪进行灭火作业,经过约半小时的扑救,火灾被成功扑灭。据了解,当时车棚内停靠了90余辆电动自行车,70余辆电动自行车被烧得只剩骨架,所幸扑救及时,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
用四个字来形容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危险性的话,那就是:快、热、毒、炸。所谓“快”指的是燃烧速度很快;“热”是指燃烧时所产生的温度高;“毒”是容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炸”指的是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在燃烧、遇热后会发生爆炸现象。
楼道内的电动自行车燃烧后危险性成倍增加,因电动自行车车身、围挡、坐垫普遍采用高分子可燃材料,起火后90秒温度可达200摄氏度,120秒后电动自行车开始爆炸,浓烟将会笼罩整个楼道,会释放大量有毒烟气,并迅速蔓延,短时间内就会致人中毒窒息死亡。
另外,楼道内的电动自行车起火还有可能引燃堆放的杂物或是电表箱等,实际火焰的温度和烟气浓度要比实验高得多。电动自行车火灾还会产生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导致人产生恶心、昏睡、神志不清等情况,如果此时人从楼道里疏散,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容易引起火灾?
过度充电:一般情况,电动车充8小时左右的电就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长时间的过度充电,会让电池发热,甚至导致电池爆炸。
线路老化:电动自行车使用过久,车内的连接线路容易老化、松动导致漏电、接触不良或短路,产生的高温容易引燃车辆的鞍座及装饰性塑料件等。
充电器使用不当:很多家庭不止一辆电动自行车,不同品牌的电动自行车混用充电设备,也会给电池带来损伤。私拉乱接电线或飞线充电,线路过载也易引发火灾。
擅自增加电池容量:有的将体积大容量小的铅酸电池改装成体积小容量大的锂电池。此类非法改装行为容易破坏整车电气线路的安全性能,引发车辆电气线路过载、短路等故障,增加火灾隐患。
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有人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物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还有人带电动自行车乘坐厢式电梯,然后放置于家中充电,这些行为十分危险!以上区域易燃物品较多,一旦起火,产生的火焰和高温有毒浓烟会很快弥漫,造成人员伤亡。
电动自行车火灾该如何避免?
东营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传员建议,要从选购开始,建议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电动自行车品牌;查询了解产品的“三包”期限和当地售后服务网点数量,方便后期维修保养;查验车辆CCC认证标志,核对合格证和车辆整体外观的一致性,特别是鞍座长度,如有较大出入,可能是经销商涉嫌擅自改装,严重的可能影响电动自行车骑行安全;感受车辆的启动、加速、行驶是否平稳,车辆的操纵是否舒适,检查刹车松紧度、车把灵活性、车轮活动性,确保选购的车辆适合自身操控;不要擅自改装或要求销售者改装电动自行车,以免为日后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合理控制充电时间。根据电瓶容量大小,一般在8至10小时内可完成充电,充电后要及时拔掉电源。不要在住宅内充电。电动自行车不要进入电梯、不要上楼,室内易燃物品较多,一旦起火容易酿成火灾事故。此外,不要飞线充电,飞线充电在天气突变等情况下容易酿成火灾。
不要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区域不要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若电动自行车在这些地方起火,会直接阻断消防逃生通道,影响人员逃生。
不要盲目改装电动自行车。超期使用电动自行车,电气线路和电瓶会出现老化、短路等情况,如果再加装音响、照明或改装电瓶,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充电环境需通风。充电时候,最好把电池盒充电器或电动自行车放在可以通风的环境,便于散热,避免车辆存放时遇到暴晒、淋雨等现象。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要仔细检查附近是否堆放了易燃易爆物品,以防电动自行车在起火时引燃附近物品,造成更大的火灾。
加强日常自查自控。不要购买和使用非标和超标电动自行车。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应该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杜绝侥幸心理,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电线、电路等方面的检查,防止接触不良引起接触点打火,避免因线路老化、磨损引发短路、串电等。
电动自行车入楼最高可罚10000元!
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猛于虎。2021年8月1日,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
《规定》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以10000元罚款。
(记者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