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假期过后,随着儿女们回到工作岗位,孙辈们回到学校,热闹的家里一下子又变得冷清,老年人也重新回归到自己的生活。有些老人感叹生活清静了,终于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而有些老人在体验过短暂的团聚后,会不适应空巢、独居的状态,则沉浸在热闹后的孤寂中,心里空落落的,出现情绪低落、寝食不安等情形,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表现。该如何调整老年人的“节后综合征”?这份健康提示请查收。
1、避免落差 告别焦虑
“节后综合征”不仅仅是上班族所特有的症状,老年人也会有“节后综合征”,通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有的老人还会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厌食、便秘、失眠、睡眠质量差、头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老了,没用了。”“不看我,也不理我。”“打电话,就怕孩子们烦。”……老年人出现“节后综合征”后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不好,每天不受控制地胡思乱想。节假日期间,儿女带着孩子回家中团聚或是带着老年人出去旅行,一下子进入合家欢的兴奋状态,老年人原本的生活也容易失去规律。而在节假日结束后,儿女孙辈离开,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状态,心中容易感到孤独。这种落差会导致老年人产生抑郁的心理。
2、调整心态 充实生活
老年人容易中招“节后综合征”,主要因为老年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平时独居、空巢的老年人“突然”和家人聚在一起,又“突然”地和子女分开了,这种“骤暖”“骤凉”,造成老年人的心理出现起伏。再者,过节期间,老年人会特别疲惫,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心态。有些人会在一段时间内慢慢走出来,心情慢慢复原;也有部分老年人渐渐引发忧郁症或其他更严重的生理疾病。
摆脱“节后综合征”,老年人还得“我的心情我做主”。平日里,老年人喜欢在闲暇时钓鱼、画画、棋牌、养花、养鱼、打太极拳等,在假期因为享受和亲友欢聚的时光而中断了这些爱好,节后可尽快地拾起来,以转移子女走后家里空寂的孤独感。
老年人可以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多渠道、多形式回访一下子女和亲友,进一步沟通感情。尤其是远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子女,老年人可以通过适时回访,做到及时掌握孩子们的情况。
老年人要注意调整生活作息。老年人需要注意的是,忙了一个春节或者一个寒假,要好好利用节后的时间,多多休息,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将生活作息尽快调整至“早睡早起”的健康状态,身体和心理都会舒服不少。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自己迅速平稳心绪,走出“空巢”的阴影。
对于家里是“老两口”的,节后要加强相互陪伴,多多交流沟通。老年人应更加关心自己的配偶,增进夫妻间的感情,饮食起居要相互照顾好。当一方外出活动时,要尽量带上另一方,避免自己外出活动时让另一方在家留守,使其产生“孤雁难支”的感觉。
若家中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出现“节后综合征”的症状,需要在外的子女帮助其及时调整好心态和生活规律,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使生活充实起来。比如,鼓励支持老年人多参加一些社区集体活动。尤其是参与性、趣味性比较强的集体活动,可以和同年龄的人群一起交流娱乐,在社交中更容易冲淡节后的孤独寂寞。还可以做一些手工,与朋友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参加社区联谊会、秧歌队等。
同时,老年人在节后可以约上几位知心老友或者与老伴携手,一同踏上旅程,在游山玩水、饱览风光古迹中,缓解节后产生的失落感、寂寞感。旅游可以让身心得到愉悦感和放松感,不仅能启发大脑思维,还能让自己开阔眼界和心境。
3、子女陪伴 关爱老人
节后子女上班,老人生活重归平静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家里的老年人出现“节后综合征”呢?
作为老人的子女、孙辈也要调整好心态,提前跟老人做好沟通,让他们有一个心理过渡的过程。尤其是不能一离家就忙自己的事情,把老人丢在一边,要经常跟老人沟通,多视频、多语音,营造一种虽然人没在身边,但是关心还在身边的氛围。其中,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老人,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近况,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
作为子女要注意,节后老年人的饮食和平常不要有太大差异,只需要在数量上减少,吃八分饱,并且平日里要多喝水。饮食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每日的餐食要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要补充肉蛋奶等蛋白质,蔬菜水果不能落下,还要注意多饮水。每日需均匀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禽、鱼、乳、蛋、豆类,油脂类等食品,不绝对偏食哪一种食物,确保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记者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