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冷空气来袭 这些“取暖神器”你用对了吗?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冬季寒冷,人们开始注重防寒保暖,不少人备上各种取暖设备,电暖气、电热毯、暖手宝……这些“取暖神器”带来暖意的同时,隐藏的安全隐患也需注意,用错有危险,当心触电和引发火灾等。你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电热毯

  电热毯是不少家庭习惯使用的取暖设备。电热毯使用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设置得过高,对于不能自动控温的电热毯,当达到合适温度时就应立即切断电源。

  使用电热毯的时候,通电时间不要太长,上床入睡应关掉电源。温度过高不仅有安全隐患,还会降低睡眠质量。注意电热毯要避免弄湿,如弄湿,易引发触电危险。不要折叠,长时间折叠易造成内部电线损坏,使用时就容易出现漏电问题。

  电热毯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就算电热毯质量很好,也不能长时间使用。用了几年的电热毯也会出现破损,易发生危险。家用电热毯一般的使用年限是6年。

  电暖气

  在使用电暖气取暖时,一定要注意远离明火。另外也不要在附近使用空气清新剂、花露水等物品,当心引发火灾,避免发生爆炸危险。

  电暖气使用也需要远离易燃物品。由于电暖气使用时,机体温度普遍偏高,要远离易燃物品1米以上,尤其是家里的衣物、被褥和纸质物品不要放在旁边。电暖气不能覆盖遮挡,在使用过程中机体表面不能覆盖衣服,否则易引发火灾。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漏油、异响等情况,停止使用,不要自行拆卸,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暖手宝

  市面上的暖手宝一般分为电极加热和电热丝加热,购买时尽量选择电热丝加热款式。电极式充电内部液体带电,如密封不佳易漏电,电热丝相对较安全。如能看到有明显的圆弧形的加热器,多为电热丝式暖手宝。不管是电极加热还是电热丝加热的款式,都不要长时间使用,避免出现烫伤皮肤的危险。

  暖手宝使用过程中,杜绝边充电边用,防止爆炸危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晚上休息的时候使用暖手宝,更不要将暖手宝放在被褥中,避免引起烫伤和意外事故。要注意暖手宝的使用年限,经常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有破损,充电过程是否有发热现象,超过使用年限的暖手宝应淘汰处理,杜绝安全隐患。

  暖贴

  当人体局部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温度时,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后,就不会引起痛觉反应,长时间使用非常容易发生低温烫伤。

  睡眠时不可使用暖贴。低温烫伤痛感虽不明显,但伤害深度大,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脱皮、发白。尤其是老人、糖尿病患者等对温度不敏感的群体。所以睡觉时不要使用,以免发生烫伤。

  暖贴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隔一层布料贴在衣裤上使用,并避开手、腿内侧皮肤薄弱的地方。

  热水袋

  热水袋的那种热,来得比较“猛”。因此,在使用热水袋时,一是要注意不能装得太满,二是水温不宜过高。而且,灌热水袋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以免操作不当发生烫伤。

  安全起见,大家可以在热水袋外面包上一条毛巾,起到隔热的效果。如果想用热水袋暖被窝,也可以将它放在被子与毯子之间,到了睡觉时间就拿出来。这样也能避免因盖子没塞紧,热水流出导致烫伤的情况发生。另外,热水袋也有一定的寿命,注意及时更换。

  空调暖气

  在寒意强烈时,空调总是能大显身手。但是,空调的定期清洁问题不容忽略。空调是容易滋生霉菌、细菌的,如果没有经过清洁就贸然使用,各种看不见的“污染”会悄无声息地盘旋在室内,给我们的呼吸道健康“添堵”。

  开暖风一时爽,一直开暖风却会让人感觉口干舌燥。秋冬季节,无论家庭取暖是用空调还是暖气,都别忘了及时补水。可以适当配合使用加湿器,同时注意开窗通风。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身体容易受凉。如果供暖比较热,要适当增减衣服。对于自采暖的家庭来说,建议不要把温度调得太高。

  安全取暖锦囊

  在用取暖设备取暖时,要注意安全距离。取暖设备运作过程中设备本身及其周边的温度都较高,避免跟沙发等棉织物品放得太近,更不能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这样很容易引燃可燃物而引发火灾。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品,例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更不要离电暖器太近,以免发生爆炸。

  谨记“人走断电”。不少人为了不使屋内温度下降,出门后常常不关闭取暖设备。要做到人走断电,尤其是长时间出门时要及时断电,避免发生火灾。再就是使用暖手宝等充电取暖设备时,不要长时间过量充电,充满后要及时断电。

  插座不要过载。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安插过量的插头,空调、电暖气等大功率设备最好“专插专用”,以免插座过载而发生危险。避免多个取暖设备同时使用,容易超负荷用电,埋下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必不可少。定期对家庭用电电路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在使用各类电器时,若发现冒烟或闻到异味,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维修。

  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救。电器着火时,不能直接用水来灭火,会发生触电危险,应第一时间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如遇到火灾,不可贪恋财物,应捂住口鼻逃生,还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

  (记者 李萍)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