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德东营|李兴民:情系三尺讲台 一片丹心育桃李

  引子

  有人说,老师是园丁,默默无闻,培育桃李;

  有人说,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也有人说,老师是春蚕,呕心沥血,吐尽芳华;

  ……

  李兴民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他奋战在教育一线十八年,用无私的奉献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新时代教师进取奉献的最美风采。

/

/

  李兴民正在给学生们上英语课。

  李兴民毕业于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是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毕业以后,便来到东营市第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班主任。从教以来,他年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曾先后荣获第十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二级辅导教师”、第十二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一级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他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三尺讲台上,忠实地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带病坚守岗位 只为真情陪伴

  一提起李兴民,同事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敬业”。2018年秋季刚开学,正紧张备课的李兴民忽然感觉腹部一阵剧痛,但为了照看好学生们的晚自习,他一直坚持到晚自习结束。等到了医院一检查,才得知自己患了阑尾炎,因为拖得太久,阑尾已经化脓,需要立马做手术切除。可想到孩子们正处在高三冲刺的关键档口,他便跟大夫商量,能不能不动手术,保守治疗。大夫瞪了他一眼,严厉地说:“你的血象已经很高了,幸亏来得早,再晚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在医生严厉要求和家人劝说下,李兴民只得办理了住院手续,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手术一周后,李兴民出院了,虽然能勉强上下楼,但伤口还是很痛。“我心里挂念着孩子们,在家实在躺不住。”伤口换完药的第二天,李兴民就回了学校,整整一个星期,他都是捂着肚子上下楼,上课时往往没说几句话就汗流浃背,同事和学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他却说,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感觉很幸福,看着他们安心学习备考,自己才能放心。

  发挥带头作用 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更是一个标杆。”李兴民说。作为年级主任,他率先垂范,经常检查学生晚休至十一点左右,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学生毕业前夕,他更是坚持吃住在校,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突发问题。

  为保障学生在高考前能有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和休息秩序,他和第一党支部的所有成员二十四小时坚守在学校。在查寝过程中,他发现有些学生学习到晚上十二点多。为了帮助孩子们平衡好学习和休息,半夜里他楼上楼下无数遍奔走,挨个宿舍巡视和提醒。而早上不到六点,他又逐个宿舍检查,只为让学生们多睡一会,精神满满迎接一天的紧张学习。

  辛勤付出下,他带领的一届又一届学子信心满满走进高考考场。毕业典礼上,看着即将迈向人生新征程的孩子们,李兴民感慨道:“孩子们的一生,我们只送一程,而今天车已到站,我们将原路返回,希望孩子们能远走高飞。”这句话,让无数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潸然泪下,这些话也成了那些天里朋友圈里的流行语。

  用爱浇灌 用心呵护学生成长

  李兴民工作能力出色,他认真贯彻学校党委部署,出色完成了每一届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班主任,在教学之余,他更像这个班级的大家长——平日里,他宽严相济,用爱的教育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从工作的第一年起,李兴民就十分关注和重视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尽可能地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多次出钱出物资助贫困学生。他总是教导学生:贫困并不可怕,心中有爱才是最大的财富。他说,只有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他们将来才有可能爱自己,爱社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对学生的关爱更多表现在班级日常管理的细节上,他数次自掏腰包为班里的孩子们买水饺、豆浆、小笼包、苹果、蛋糕等,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李兴民的坚持和付出下,他带领的班级中已有多名学生考进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名校。2015年,他被评为东营市优秀班主任。2016年,他被评为第十五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特级辅导教师”……荣誉背后,是他常年无悔付出的结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李兴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用自己的朴素坚守、无私奉献,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记者 张佳松)

责任编辑:衣笠玮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