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河口区:“远程审批”按下 项目落地“加速键”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近日,河口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首次采用“无人机踏勘+远程视频”方式,高效完成了东营昊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循环水产品养殖项目(二期)水土保持方案评审工作,编制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评审专家、水利、行政审批6个部门单位人员分别在济南、东营、河口共同参与此次评审。

  异地远程面对面交流,疫情防控与项目推进“两手抓、两不误”,不仅是持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也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亮点。今年以来,河口区结合评审工作实际,积极探索远程审批模式,“简单事项立即办”“信用承诺+容缺报备办”“审批服务云端办”等一系列亮眼的改革举措纷纷在河口落地。

  “没想到网上项目审批这么快,大大减少了我们跑腿的次数。”河口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三、四期的负责人兴奋地说,如今在河口区,像建筑改扩建工程、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等民生类项目,河口区采取优流程、减资料、深服务方式,从收件、审查到签字、盖章,全程开通绿色通道,实现规划、施工许可等手续简易审批或豁免办理,全面压缩时限80%以上,真正实现“简单事项立即办”。

  为有效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信用承诺+容缺报备办”是河口区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另一个亮点。河口区积极探索推行容缺审批事项免责备案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审批主要条件齐全的情况下,对符合条件的容缺审批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审批,推动实现了容错免责从“事后认定”向“事前备案”的有效转变,军马场集团既有小区“三供一业”改造、农业生产部办公楼整修和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礼堂)项目都受益于这项举措。

  与此同时,“云端”审批模式已逐渐成为河口区审批的主流模式,东营昊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态循环水产品养殖项目(二期)便搭乘上了科技快车,通过采取“云端申、云端评、云端勘、云端批”的方式,实现项目申报、评审、踏勘、办结全过程“不见面”。目前,河口区已梳理工程建设项目领域43项“网上办”事项、13项“视频集约办”事项、2项“视频踏勘远程办”事项及14项“智能审批无感办”事项,企业非接触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平均压减时间60%以上,“不见面”线上审批高地在河口区逐步形成。

(记者 贾重霄)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