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大王镇西李村:创新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剪纸、中医、书法、非遗、广场舞……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在广饶县大王镇西李村红红火火的开展。西李村聚焦群众需求,按照“阵地共建、队伍共用、活动共办”原则,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建设,构建起“文明实践+党建”新模式,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党群服务“1+1>2”的效果,切实打通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聚力阵地整合 助力文明实践赋能

  走在西李村“民法典公园”里,犹如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步在“文化长廊”里,潜移默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幸福苑”里,老人们幸福的笑容让人动容……

  西李村按照“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群众认可”的原则,打造各类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先后建设李耘生革命事迹陈列室、文化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等特色阵地3处,统一布局理论宣讲、文化娱乐、红色教育、一元餐厅等功能区7个,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20余个,分块明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形成“1+3+7+X”文明实践阵地格局。同时,西李村建立“文明西李·实践文明”微信群,吸引900多名群众加入,筛选出7名热心公益、有较高威望的群众担任群联络员,依托线上平台对接群众需求,策划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0多次,文明实践活动更精准、更有吸引力。

 聚力活动融合 推动文明实践做实

  “俺们姐妹们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节目,能让老人们开心,俺们比啥都幸福!”眼看重阳节就要到了,西李村文明实践站管理员兼村文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张淑峰比平时忙活了不少。对于村里的老人们来说,比起收到米面油等生活物品,他们更期待的是那份文明实践“大礼包”——由村文艺志愿服务队带来的一场精彩演出和村里老少爷们共同参与的一顿“饺子宴”。

  在50名党员示范带头下,400多名群众注册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分别成立了“雨花忠魂”红色宣讲、“乐姐安嫂”矛盾调解、“多彩西李”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队7支。聚焦“为老”,建设西李村“幸福苑”,常态化开展“义务帮厨”、“红歌传唱”等志愿服务活动240余次,75岁以上老人们不仅能享受到免费的可口午餐,还能体验到关爱陪护、生活物品代购等各类服务。聚焦“为小”,建设西李村儿童游乐园,集中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军歌嘹亮”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下一代传承。

 聚力需求吻合 实现文明实践惠民

  “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和文明实践日,真正实现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目标,大伙儿积极性都很高!”西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泰表示。每月的5日,是西李村的党员们最忙碌的日子。这一天,既是党员活动日,也是村里固定的文明实践日,村里的党员和志愿者统一穿着红马甲,在前期精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群众需求,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

  西李村聚焦群众需求,突出“便民服务”理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岗,推行集中办公、坐班值班、全程代办、全科服务,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水电维修、社保代办等各类便民服务52项。村内统一设置思想道德、弘扬新风、遵纪守法等公益广告,集中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好少年、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文化氛围。建立“美德超市”,将每位志愿者活动记录纳入积分管理,获取的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推动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入脑入心,用看得见的载体,实现看不见的教化。

(记者 庄洪鑫 通讯员 高杜康 李丹 聂立立)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