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来了|结直肠病变的防治,专家为你支招

/

  结直肠病变的防治,专家为你支招

  ——专访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 耿振宏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病理科医生又称“医生的医生”,是医院里的“公共平台”,地位举足轻重——每个学科可能都会与病理科相关,病理诊断不明确,不仅难以对症治疗,更可能导致错误判断,导致生命的代价。

  今年4月,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组发布了一项1990-2019年结直肠癌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国人结直肠癌发病率已占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则居恶性肿瘤第4位,患病人群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近日,记者采访了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耿振宏,为大家介绍“结直肠病变”防治相关知识。

 记者:胃肠镜检查中有时会发现息肉、溃疡等,属于“结直肠病变”吗?

  耿振宏:属于。当发现息肉、溃疡、癌等时,内窥镜医生往往会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所以,大部分肠镜报告会有两部分内容:肠镜医生的描述,病理医生分析的结果。

  记者:当拿到病理报告时,什么样的诊断结果值得关注呢?

  耿振宏:1.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腺上皮的良性肿瘤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此类息肉癌变率约1%至5%。

  2.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达30至70%。

  3.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达23%。

  值得注意的是,癌变的概率与腺瘤的大小、数目有关:直径越大,数目越多,癌变的概率就随之增加。

  记者:哪些人易患肠道腺瘤呢?

  耿振宏:大肠腺瘤在以下人群中十分常见,符合条件的人们一定要注意,及早做肠镜。一是年龄超过45岁的人群;二是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三是经常久坐、不爱运动或偏爱高热量饮食的人都在这个范围里;四是长期肠道不适者,如常常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尤其注意。

 记者:结直肠疾病有哪些易患因素?

  耿振宏:1.不健康的饮食。经常食用煎炸和腌制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结直肠疾病的可能性。另外,饮食过于辛辣也会诱发结直肠疾病。结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含量有关,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要注意饮食中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呈正相关性,如果家族中的某人患有结直肠疾病,自己患结直肠疾病的可能性要高于其他人。

  记者:如何预防结直肠疾病?

  耿振宏: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结直肠疾病的出现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首先,要确保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此外,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食物。膳食结构,增加粗粮和谷物的比例,是预防结直肠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2.积极治疗肠道疾病。预防结直肠疾病还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慢性肠炎和慢性腹泻等肠道疾病很可能诱发结直肠疾病,因此这些疾病需要早期治疗。要及时治疗腺瘤,如果发现大肠中的腺瘤必须及时治疗,在切除腺瘤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病理检查。

  3.定期检查。对于结直肠疾病发病率高的人,如40多岁的男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有结直肠疾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检查。

 记者:什么是肠息肉呢?

 耿振宏:息肉是描述性名词,并不是病理诊断名称。肠息肉是肠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通俗说,就是在大肠的内腔黏膜表面多出来的一块肉,它分布于结直肠的各个部位,尤以左半结肠和直肠较为多发。息肉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如下: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病变等等。

  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很常见,肠镜检出率可达10%至30%,近年数据显示,在年轻人当中检出率也在10%以上。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应诊断多发性肠息肉病。此类疾病因为数量庞大,所以癌变概率也相应较大,而家族性息肉病的癌变率是100%,一经发现,即建议手术治疗。

 记者:长了肠息肉有哪些常见症状呢?

 耿振宏:许多都无临床症状,多在肠镜时发现。息肉较大时会有如下表现:1.患结直肠、乙状结肠息肉可能会出现便血,通常是出现间断性的小量出血,血附于大便表面,很少引起贫血;严重时,出血量也可多达100至200ml。2.如果肠息肉位于结肠远端,并且体积较大的话,很容易引起便秘;有些病人也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状况。3.部分病人会出现弥漫性的腹痛,尤其是在大便时或者大便后加重。

  记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结直肠病变的发生呢?

  耿振宏:1.多吃蔬菜瓜果,适当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物;少饮酒、不吸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2.科学地治疗便秘。3.积极治疗肠道慢性炎症;根除幽门螺旋杆菌。4.在45岁前做一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可以提前5年,甚至10年;一旦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

/

  耿振宏

  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工作30余年以来,对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乳腺疾病、骨软组织疾病、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妇产科疾病等病理诊断与分析具有丰富的临床病理经验。

(记者 李萍)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