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工作居住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10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工作居住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

  城乡环境美不美,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品质,关系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全市住房城建管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四个高”和“六个争一流、走在前”要求,聚焦民生福祉,落实群众期盼,持续深入推动城乡居住环境改善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幸福生活。我市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设区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成功创建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审;作为全省三个城市之一被列入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成功入选第五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近年来,我市在园林绿化方面成效突出。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副局长薄传友介绍,我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修复,实施了东三路湿地、东八路湿地、南一路及耿井湿地等一批湿地改造提升项目,修复城市湿地3774公顷。实施了北二路沿线及东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全长28.7公里的北二路道路绿化带及两侧绿道,完成东营河河道沿线绿化及生态修复,新增绿化面积258公顷。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公园300余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03%,城市大、中、小公园体系逐步完善。加强城市绿道建设,实施了广利河、玉带河、南二路、黄河路、北一路等绿道建设改造,共建设绿道780余公里。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公园游园和绿道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绿色空间,全面实现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目标,让城市空气越来越清新、居民生活越来越惬意。

  物业服务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副县级干部尹玉增介绍,近年来,我市以加强“红色物业”建设为统领,持续改进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对《东营市物业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东营市物业承接查验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保证了物业管理有法可依。稳步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目前,市县(区)两级全部成立了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全市居民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5%,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业主委员会组建率达62.4%。海通物业、金源物业2家物业服务企业及帝纱•富仕城、凤凰国际城2个小区获得首批“齐鲁红色物业”星级服务企业、星级服务项目称号。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开展“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和“大排查、解难题、暖万家”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媒体曝光、业主投诉较为集中的物业服务问题。建立了物业管理联席会、业主恳谈会制度,率先在全省成立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协调解决物业管理纠纷。

  冬季供热事关百姓冷暖,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重要的民生事业。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局长崔建华介绍,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我市实施了东城区域供热保障提升工程,成功引入胜利电厂热源,替代华山路供热站燃气锅炉、东一路供热站燃煤锅炉,不仅解决了东城西南片区清风小镇、奥体学都等7小区及市二中用不上集中供热的问题,而且每个采暖季节约天然气4400万方,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老旧供热设施改造,对中心城超期使用、材质落后和热损严重的供热管网进行改造升级,有效解决了老旧管线爆裂频繁、居民家中温度不稳定等问题,惠及海河小区、辉煌庄园、阳光水韵等57个小区、3.5万余户居民。建成智慧供热系统,实现供热管网动态监控,能够自动平衡每个单元楼热源首端和末端的热量,使每家每户都能达到一个适宜的温度,从而消除“热的开窗,冷的裹被”现象。加快清洁取暖建设,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5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争取到三年共9个亿的中央奖补资金,计划三年内完成城区(县城)清洁取暖改造565万平方米,完成城区(县城)住宅楼节能保温改造335万平方米,今年已开工135万平方米,东营区金昊小区、广饶县惠泽园小区、河口区河安小区等13个小区居民从中受益。

  崔建华介绍,今年供暖即将开始,我市提前做好燃煤储备保障,督促指导各供热企业广开购煤渠道,积极争取供应指标,全力做好煤炭调运储备。目前,全市已储备了40天需求量。认真抓好设施维护管养,组织各供热企业开展供热系统安全大检查,查出锅炉、管网阀门井、循环水泵等关键环节、薄弱部位隐患180多处,全部整改完成,确保重点设备检修率100%,优良率100%。提高服务质量,搭建高效、智能供热服务平台,配齐应急抢险队伍,建立健全用户反映问题“12小时办结”、突发事件“30分钟到场”工作机制,确保用户反映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及时处理。

  城市建设,以路为纲。建设高质量市政道路,是提高通行能力、改变城市面貌的重要民生工程。薄传友介绍,在畅通城区道路方面,我市加大城市主干道建设改造力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北二路改造和府前大街改造工程。持续打通城市“断头路”,实施了庐山路贯通、东一路北延、香山路北延、西三路南延等一批城市主次干道贯通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伴随今年20条“断头路”的贯通,中心城区明显影响交通的“断头路”将基本消除。全力做好居住小区周边道路配套,结合片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区周边道路配套,实施了金湖银河片区、胜宏荣域片区、植物园片区等已建成住宅小区配套道路建设,保障了居民正常生活。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实施主次干道延伸贯通工程,如潍坊路贯通、云门山路北延、太行山路北延、西一路南延等道路工程建设,让群众出行更便捷。超前谋划道路建设项目,积极主动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协调沟通,掌握用地范围内土地性质和附属物情况,充分研究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及时建成启用。实施“熟地”出让,对打算实施建设的地块,先配套道路等基础设施后再行出让,切实避免由于配套滞后引发的社会影响。

  老旧小区改造连续三年被列为全市民生实事,关于我市如何落实推进,尹玉增介绍,自2020年起,我市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70个,惠及居民2.9万户。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使更多老旧小区破旧立新、化茧成蝶。按照完整社区的标准,进一步拓展改造范围,丰富改造内容,做到基础类改造内容应改尽改、完善类改造内容能改则改、提升类改造内容尽量改造。创新多元融资模式,积极协调专业经营单位投入、专项债和信贷支持、社会力量和居民出资,提高改造标准,加快补齐老旧小区功能短板,提升宜居水平。

(记者 王敏)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