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十大创新看东营丨一产业一平台 科技研发紧盯产业需求

  推进“十大创新”,东营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平台思维聚资源,以产业思维抓创新,形成“一产业一平台”的创新发展格局。

  位于东营市的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实验室内,一款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正在进行着匹配标定试验。尾气排放能否达到国六标准,全靠催化后处理系统。此前,由于技术受限,我国在柴油车尾气催化上市场份额基本趋近于零。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研发人员杜亚雷:“核心成分是稀土催化材料,将它涂覆到蜂窝陶瓷载体上,就形成了催化剂,用氧化铝纤维进行包裹,再进行封装,就形成了催化器。这里面涉及的技术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化,并且掌握这些技术的企业都在研究院周边。”

  这所研究院是在科技部、工信部支持下,由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顶层设计,落户东营以来,已集聚10位院士、诸多专家以及产业链上下游9个关键项目。共聚“产学研用”顶尖资源,今年,东营全面实施“引领型平台”建设计划。东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袁永鹏:“我们以最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适宜创新创业的一流环境,来聚集各类高端人才,引领推动全方位创新,让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成为东营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打造高能级平台,当地还创新科研体制机制,让学术链、创新链融入到产业链中。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副院长赵伟:“整个产业链上节点的这些行业头部企业是我们研究院的股东单位,研究院又反参股这些落地企业,打着骨头连着筋,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这里已有催化剂关键材料等5项国外“卡脖子”技术得到突破。

  “一产业一平台、一平台一院士”,破题创新发展。在河口区政府的牵线下,中科院高德利院士与当地万和公司联合成立非常规油气工程高端装备研发中心。东营市河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孝磊:“我们设立了1000万的人才专项基金,在合作上进行支持,推动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建,切实解决(企业转型)问题。”

  高德利院士及其团队在超强材料强化机理、钻头个性化多功能设计等方面的多个研究成果,在这里研发生产,已应用在胜利油田、新疆油田等地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博士未九森:“通过高温压制,把金刚石粉末压制成成型的PDC钻头齿,焊接到上面进行应用,初次出现在石油行业的应用。”

  集聚创新资源和人才,上半年,东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2%,较一季度提高1.7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位。今年以来,东营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估验收,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居全省第6位,先后与18位院士洽谈对接并加速促成实质性合作,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4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徐春明:“我这半年跑了三十多家企业,来寻求一些成果快速转化。搭建这个平台,也是汇聚人才,解决企业需求的问题,这也是他们(东营)为什么把创新顶在前面。”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