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铸忠诚 铁肩担平安——追记万惠文烈士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在宿舍,万惠文的床是距离门口最近的1号床,这意味着一旦有警情能第一时间冲出去;每次出警,他都是主动要求乘坐1号车,这意味着最先到达火灾现场,最先进入现场内部侦查火情,也是最危险的。

  万惠文是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南坪东路站一分队分队长,被称为特勤“尖刀”队伍中的“尖刀”。11年的消防生涯,先后参加灭火救援行动160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140余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7次。

  如今,再称呼他,却要加上“烈士”二字。8月11日,万惠文在灭火时遭遇爆燃受伤,经抢救无效于13日牺牲,年仅30岁。

/

  战友为万惠文同志拍摄的少量形象照

一束光灭了,却照亮了更多人

  8月16日的重庆,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43℃的高温炙烤着山城。在巴南区仙居山殡仪馆内,与汗水一同从脸上滑落的还有痛惜的泪水——万惠文追悼会在这里举行。他的亲属、生前战友和好友,以及自发前来的群众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悼念大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挽幛轻垂。万惠文烈士安卧在鲜花丛中,正前方悬挂着烈士的遗像,“沉痛悼念万惠文同志”的黑底白字横幅悬挂在大厅正上方,两侧悬挂着挽联“无畏生死热血铸忠诚,赴汤蹈火铁肩担平安”。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万惠文烈士。万惠文烈士在扑救‘8•11火灾’中身受重伤,于8月13日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30岁。”追悼会上,宣读了应急管理部政治部《关于批准万惠文同志为烈士的批复》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消防救援局关于给万惠文同志追记一等功的命令》。

/

  万惠文同志生前训练照

  那些在火场都没有退缩的“火焰蓝”,在这一刻,哭得像个孩子。他们纷纷表示,要弘扬烈士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弘扬他牢记宗旨、为民奉献的高尚情怀,以忠诚履职,告慰烈士英灵。

  再回到事发现场,烟火熏黑的墙壁触目惊心,焦糊的味道依然浓烈,玻璃碎片随处可见……

  事发当天的情形,万惠文的同事们已经不愿意再忆起。几个20多岁铁骨铮铮的汉子一说起当天情形,硕大的泪珠不住地往下掉,没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呜咽声此起彼伏。

  断断续续地讲述中还原了事发的情景:

  8月11日14时许,重庆市巴南区尚峰物流配送中心发生火灾,接警后,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立即调派58辆消防车、258名消防员到场处置,万惠文随队到场参与灭火救援。在灭火救援战斗中,万惠文主动请缨,多次深入火场,成功救出2名被困群众。

  原本坐1号车最先进入火场、来回灭火多次的万惠文,在轮换休息时看到队友准备进入火场侦查,他又一次主动站出来:“我比你们更熟悉里面的情况,你们再休息下,我进去看看。”

  20时许,现场突然发生爆燃,正在实施救援的万惠文身负重伤,被紧急送医救治。8月13日16时,经抢救无效,万惠文不幸壮烈牺牲。

“马哥,马哥,别闭眼”

/

  战友为万惠文同志拍摄的少量形象照

  在仅存不多的当时救援的视频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马哥还在上面!”“哪个在上面?”“马哥,啊——”

  说这话的人是当时与万惠文并肩作战的消防员赵湃,事发多天后,他依旧不敢相信马哥已经离去。“马哥”是万惠文的“外号”。因为,他做什么事都是一马当先,他以队为家,像大哥一样照顾每一位兄弟。队友们都感觉他身上有马一样使不完的劲。进入消防队伍11年来,每次出警,“马哥”万惠文都是主动要求上1号车。1号车,意味着最先到达火灾现场,最先进入现场内部侦查火情,也是最危险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谭炬是万惠文手把手带的新人,他指着1号车离着车门最近的位置说,“这一次救火,他也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第一时间冲进火场的。”

  多次深入火场后,轮到万惠文休息,当天负责后勤保障的申胜琪赶紧给他递上盒饭。“‘马哥’当时太累了,又热得遭不住,上衣解开后,整个人直接瘫坐在地上,我拿给他盒饭,他说吃不下,等会儿再吃。”万惠文将盒饭随手放在一旁。当看到队友准备进入火场侦查,万惠文再次穿戴好装备,进入火场。

  “‘马哥’连最后一顿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每当想到这,申胜琪都难过得掉眼泪,“每次都是他照顾我们,可最后一顿晚饭,我都没能让他好好吃。”

  万惠文再次进入火灾现场没过多久,就发生爆燃。“马哥!马哥!我在这儿!别闭眼……”在万惠文受伤后,队友们迅速将他抬出,不断高声呼唤他的名字,并紧急送医。

他原本打算明年转业回家

  万惠文的灭火战斗服在受伤时变得破烂不堪,救援结束回到驻地后,队员就给他挂上了新的战斗服,等着万惠文回来继续并肩战斗,结果这一愿望落空了。新的战斗服静静挂在橱子里,却再也等不到他的主人。

  当得知万惠文牺牲的消息,血气方刚的男子汉们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这次出警,没能带他活着回来……太不真实了。”特勤支队南坪东路站站长蒋丹失声痛哭。大家都难以接受,这么一个关心他们的“马哥”,就这样离他们而去。

  再回到万惠文生前的宿舍,推开门,离着门口最近位置的1号床就是万惠文的床。“一旦有警情,能第一时间冲出去,第一时间上1号车,尽最快速度做好救援准备。”话刚开口,同是山东老乡、一起入伍的队友宓登军已泣不成声。“每次都是这样,最危险的地方,他都是顶在最前面……”

  同一寝室的队友彭茗达这几天都习惯性朝旁边1号床喊一句“马哥,起床了——”,他在等着那句熟悉的回复“晓得了,傻大个”。可是,这句回复迟迟没有来,他猛然惊醒,眼眶一下就红了,他们的“马哥”再也回不来了……

  “傻大个,要记得跟在我后面,遇到危险的话,我喊你跑,你就跑!”这是“马哥”的叮嘱,队里每一个队员万惠文都放心不下。“他很重视我们的安全,总是亲自检查我们的安全装备,每次救援,跟着马哥都特别踏实,只要还有一点力气,他就不会歇着。”

  在新消防员眼里,万惠文是个严厉却又暖心的“大哥”。“我们刚来很多事都不会,‘马哥’就亲自教我们,从叠被子到洗刷用品的摆放,我们都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谭炬说,刚来的时候,他们体能训练都跟不上,每当这个时候,“马哥”没有对他们劈头盖脸地批评,而是站在他们旁边,陪着他们一起跑、一起练,鼓励他们:“我能做到的,你们肯定也能做到,加油!”

/

  万惠文同志生前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的证书

  整理万惠文的遗物时,他的箱子内还有多年来他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的证书以及无偿献血的证明。对于他的“爱心”,同事们一点也不惊讶。“他除了对我们很好,也一直照顾着流浪猫、流浪狗。”万惠文出事这几天,都是赵湃他们几个轮流照顾着万惠文养的2只流浪猫。赵湃一边给猫添水添食一边抹眼泪:“尽管他不在了,我们会继续帮他把猫照顾好,当是对他的怀念!”

  当得知万惠文牺牲消息时,和他共事11年的同事宓登军失声痛哭。明年,万惠文工龄就满12年了,到时候他准备转业回家照顾父母。今年,万惠文本来还打算休假回家陪陪家人,也顺便要个孩子。然而,这一愿望已经永远无法实现。

“儿啊,妈带你回家!”

  “我的儿子为我们争光了!”万惠文的母亲在重庆的几天里一直以泪洗面。8月17日,万惠文的骨灰从重庆回到家乡广饶。他的母亲在重庆市巴南区仙居山殡仪馆内轻轻地说:“儿啊,妈带你回家!”

  伴随着汽笛长鸣,万惠文的骨灰踏上了“回家路”。

  “送战友洒泪如雨,怀壮士泣血长歌。”万惠文生前的战友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前来为他送行,每个人眼中都噙满了泪水。“我再也听不到孩子叫我‘爸爸’了,让我再抱抱他,让我再抱抱他!”万惠文的父亲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苦痛,嚎啕大哭。万惠文的同事们拉着万惠文父亲的手说:“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灵车路过万惠文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山城的百姓自发前来送别英雄。40多摄氏度的高温,汗如雨,泪亦如雨,灵车渐行渐远,大家久久不愿离去。一位前来送别的重庆市民说:“他为守护山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年轻生命,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来送送他!”

  “我们迎接烈士回家,并代表机组成员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14时许,MU6098航班稳稳地停在济南遥墙机场,烈士骨灰在众人的目送下登上灵车,交警铁骑开道,护送烈士返乡。

  “万惠文烈士,广饶人民接你回家”“浩然正气长存人间,消防英烈魂归故里”“身逝音容宛在,风遗德业长存”……在广饶县西水高速路口,赶来接英雄回家的父老乡亲拉着条幅,手拿鲜花早早地站立等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嫩天真的孩童,有正值青春的少年,有机关干部,也有一线消防人员,汗水湿透了衣服,他们依然站在烈日下,等候迎接“家乡英雄”。

  16:30,载着骨灰、遗像的灵车缓缓驶出高速口。灵车经乐安大街、长安路、孙武路、石大路、石村村环村路,驶向广饶县烈士陵园,一路上,警灯闪烁,沿途市民行注目礼。“孩子,我们迎接你‘回家’!”句句呼唤、声声啜泣,令人动容。大家心情沉痛,眼含热泪,只愿英雄一路走好。

  18日,万惠文烈士安葬于广饶县烈士陵园。有关市领导代表市委、市政府和200多万东营人民对万惠文同志的英勇牺牲表示深切哀悼,向烈士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英灵不灭,浩气长存。继承烈士遗志,弘扬英模精神,是我们对万惠文烈士最好的纪念。

  在我们心中,他就是一座永远矗立的丰碑。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