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村民变居民 幸福来敲门 利津县创新社区服务助居民融入新生活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夜幕降临,晚风轻扬,利津县利津街道新合社区开始热闹起来,孩子的欢笑声、老人的闲聊声、活动室的歌舞声,绕过整齐排列的高层公寓,穿过绿意盎然的树木花草,声声入耳。

  在党群服务中心前的空地上,居民赵建霞正跟老伙伴们一起练习新编排的广场舞,楼上活动室里,下象棋的、聊天的居民们凑在一起,好不热闹。“以前看着城市社区里搞活动,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儿,现在我们也能隔三差五地到社区参加各类活动,学学剪纸,跳跳舞,非常开心。”赵建霞告诉记者。

  新合社区现有居民1521户,其中350户是由原新合村、张滩村等4个村“村改居”转型而来。作为“村改居”社区,如何让村民融入新生活,既实现身体“上楼”,又实现思想“上楼”,是利津县一直探索的问题。

  “首先要让居民有参与感和归属感。”新合社区党委书记商梦超告诉记者。新合社区致力于打造“人和心合·幸福新合”服务品牌,形成合心、合意、合乐等八大系列20余支社区文化队伍,不定期组织开展教育、书画、邻里互助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吸引居民参与,逐渐让居民融入这个新集体。

  利津县在社区内广泛开展“一社一品”创建活动,各社区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家政服务、儿童看护、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内容,打造了“有凤来仪”“幸福新合”等一批特色亮点品牌。支持社区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伍19支,常态化开展“红色代办”、养老服务“三上门”(理发、维修、拉呱)等志愿服务,不断擦亮服务品牌。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把居民的心“聚”在了一起,形成了有事找社区的意识。利津县树牢需求导向,不断提升社区为民服务质量,梳理村民变居民过程中的医疗、养老、就业、低保等方面权益变化,把居民关心的“关键小事”办好。聚焦优化便民服务功能,设置综合受理窗口,配备全科社工,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整合卫生健康、保险缴纳等各类服务事项43项下沉社区办理。同时,开展“暖夜”行动,推行夜间延时服务“不打烊”,进一步提升服务温度。

  居民的“融合”同样离不开党组织的融合。在“村改居”过程中,利津县用组织融合打破原村界限,把原行政村党组织全部融入社区党组织,原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全部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提升居民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同时,面向社会选聘优秀年轻党员担任社区党委书记,选拔新老居民中优秀党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改变了“一村一支部”组织设置,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

  此外,利津县还制定居民认可度高的“社区居民公约”,推行居民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的社区协商“五事工作法”,每周三定为“社区议事日”,实现社区事大家管、大家议、大家办。实行党员包靠网格制度,建起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收集、调处化解、事后回访的全链条闭环体系,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参与到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中来,组建“我们都是凤仪人”“永利社区一家亲”等居民自组织36个,开展“乐活有我、四季有约”系列活动210余场次,每年举行一次“五好家庭”“社区好人”评选,党群心连心、社区一家亲的氛围更加浓厚。

(记者 张振 通讯员 任万帅)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