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丨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河口区深入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近日,河口区“喜迎二十大·书香润书屋”主题出版物阅读活动走进河口街道三合村,志愿者为村民推荐了本土作家邵风华老师创作的随笔集《不辞怀抱》。今年以来,河口区结合发展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着力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壮大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提升文化人才专业化水平,培养带动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者、乡村文化能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建+金融”,打造文化人才“加油站”。依托河口文创产业基地,河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东营农商银行河口支行、区“乡村振兴魅力文旅人才服务团”共同开展“党建共建聚合力 人才兴文促振兴”活动,就向河口文旅产业提供创新创业低息贷款达成一致意见,并在文创产业基地开设“金融驿站”和“党员服务先锋岗”,为非遗传承人量身订“贷”,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力量,助力乡土手工艺人才增强致富本领、增加收入。在资金政策倾斜帮助下,2022年全区非遗产品预计盈利总额将增长30%以上。同时,将在河口农商银行开设“非遗讲堂”,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讲师,开展现场教学、互动体验、作品展览、展示营销等,共同促进非遗走入百姓生活,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共同打造新的非遗体验点,增加非遗传承人收入。

  “服务+网格”,构筑文化人才“聚集地”。河口区建立“名誉站长”“文化特派员”制度,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形式,由区文化馆专业辅导员担任镇、街道文化站“名誉站长”,选取一批文化专干、文化爱好者、文化志愿者等担任“文化特派员”,在各镇、街道分馆开展文化划网包片辅导工作,积极了解、收集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信息,时刻掌握各镇、街道的文化特点和队伍现状。同时,创新建立“4+1”工作模式,即“文化特派员”指导各联系单位每周至少开展4次文化活动,每月开展1次经验交流、资料整理、下步工作研究,推动基层文化工作水平提升。近期,共有20余名文化志愿者深入到全区各镇、街道农村、社区、学校开展指导工作60余次。

  “传承+提升”,培养文化人才“提水平”。结合河口区油地融合实际,河口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举办“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深入到社区群众身边,开展花馍、剪纸、烙画、草编等教学和体验活动,将非遗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举办“曲艺进校园”、“戏曲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以“教、学、帮、带”的形式,培养青少年及戏曲爱好者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发掘河口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组织传承人和专业人员成立“转轴子说唱”研讨社,深挖文化历史,研究新创作品,形成本土文化传承。举办吕剧票友会、山东快书培训班,推广艺术知识,提升本地文化爱好者水平和层次。

  “联动+整合”,促进城乡文化“共繁荣”。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共同参与的原则,河口区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因地制宜,探索以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镇街分馆、社区和村级文化站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利用资源,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其中,以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总馆”为龙头,重点打造特色品牌,统筹协调;以镇街分馆为纽带,重点整合资源,形成特色;社区和村级文化站为前沿阵地,重点组织群众互帮互学,培养和挖掘人才,各方紧密配合,充分发挥文化阵地、文化设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三级联动,河口区先后选派文化辅导员和文化志愿者到各镇街农村、社区开展吕剧、形体、广场舞、太极拳、剪纸、花馍等各类培训体验活动40余班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6场,受众人群达3000余人,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明显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裴泽芳 杨俊淑)

责任编辑:张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