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赵卫东:服务居民心贴心 社区守护不停歇

  盛夏的午后,利津县利津街道津城社区滨河水城小区的孩子们起床上学,老人们则坐在树荫下聊天乘凉。炎热的天气下,却总伴随着一个人匆忙的脚步,他时而穿梭在小区楼栋间的小路上,时而驻足和居民攀谈,时而排查安全隐患,他就是利津街道滨河水城小区党总支书记赵卫东。

  “我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都要在小区里转转,看看小区环境,调解下矛盾纠纷,能替别人做点事情,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烈日当空,赵卫东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但已经68岁的他目光坚定,迈着矫健的步伐,继续踏上每天必走一遍的路程。

  赵卫东是一名老党员,2014年退休后,开始参与社区工作。2018年,利津街道推行城市基层党建统领下的网格化城市治理工作模式,在滨河水城小区成立了第一个三级网格党支部,在小区内推选网格员以改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中,赵卫东被大家第一个推选出来。“无论是之前做楼栋长还是现在做网格员,其实我们能做的都是特别细碎的琐事,但对于我们党员来说,老百姓就是天、就是地,群众利益面前无小事,我们做的,是和每一位居民的幸福感最息息相关的事。”

  面对社区居民的信任和依赖,赵卫东感到责任重大,但对于第一次接触“网格员”工作的他来说,只能一步步一点点的摸索,努力尝试着服务好居民。

  滨河水城小区的成分相对复杂,一是因为它的楼栋组成,有小高层、普通楼栋和别墅区等多种房型;二是人员组成,小区居民从拾荒者到教师、商人经济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居住情况,小区的房子有房主自住,也有向外租赁。复杂的情况导致了滨河水城小区的邻里关系并不亲近、居民关系不易协调。赵卫东和其他网格员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只能挨家挨户地登记访问,他碰过许多钉子、遇到了无数次不配合,但一次又一次礼貌地敲门询问、耐心地解释社区工作,终于得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社区工作的开展也步入正轨。

  为民做主不如由民做主,在赵卫东的号召下,滨河水城小区组建了一支“五老”志愿者服务队,有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老农民,全程参与小区的网格驿站建设。现在小区内部的事情由自己说了算,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都很高,网格驿站民主议事让居民的角色从以前的决策接受者变成决策参与者,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达到了居民自治的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滨河水城党总支全体驻区党员、流动党员、直管党员及全体业主、爱心人士纷纷走出家门,积极加入到小区的疫情防控中来。赵卫东更是首当其冲,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卫东总是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做的都是平凡的事。他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每次开会的工作记录和小区出现的问题,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两行字: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员最认真!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