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东营市抢抓有利时机 科学开展湿地生态补水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连日来,借助6月19日开始的黄河汛前调水调沙的有利时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合今年新修建的引黄闸船,通过自流方式为湿地科学补水,按照应补尽补原则,尽可能增加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量。

  水是“生态之基”,黄河水是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客水来源,是维系动植物资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子,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实施生态补水,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能够促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高生物多样性。今年春季以来,自然保护区为做好生态补水准备,4月上旬完成了62公里引水渠道及沉砂池的清淤工作,维护保养进水闸、涵、洞39座。4月28日,利用湿地修复工程建设的引黄闸船开泵为湿地补水,截至黄河调水调沙前,已累计为湿地补水2400万立方米。调水调沙开始后,保护区及时采取清淤、疏浚等措施,做好湿地补水工作。

  截至7月3日,保护区已累计完成生态补水1.47亿立方米,将有助于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李海青)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