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山东 | 德润东营 向上向善——“山东好人”4至6月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东营)现场交流活动侧记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道德的光芒温暖人心,模范的力量催人奋进。6月29日,“山东好人”4至6月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东营)现场交流活动举行。活动现场揭晓了2022年4至6月山东好人榜,公布了东营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名单,并为4至6月山东好人代表颁发证书。

  这是一个温暖的舞台,台上灯光璀璨,崇德向善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个动人的舞台,台下掌声雷动,人们眼里常常噙着泪水。

  诚信经营、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山东省“突出贡献企业家”王利民,八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妻子的东营区王营村村民王余三,在防疫一线奋战到最后一刻的东营区六户镇职工张?禄,38年敬业耕耘、退休发挥余热的全国劳动模范、胜利油田退休员工杜全芳,空手夺刀护学生的胜利油田矿区物业服务中心员工姜琳……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身份各不相同,今天他们共同作为“山东好人”,在这里被授予实至名归的荣誉。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吕剧小戏《坚守》,根据赵晓凤的故事精心策划编创,生动再现了她50多年坚持志愿服务人民群众的感人事迹。从为油田工人和家属免费理发,再到服务社区退休和瘫痪老人、街头环卫工人等,还带动一批“老姐妹”组建“银发服务队”,带着剪刀、电推、梳子走进千家万户,温暖了一座城。“我出生在旧社会,曾受过别人的帮助。没有其他回报方式,只能发挥余热,多做好事、奉献社会。”赵晓凤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充满感恩,她希望能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继续发挥余热,用他们的双手和行动,让我们的社区、城市更加和谐、友爱。

  爱是什么?范建法用行动诠释,爱是44年如一日的陪伴和守护,陪伴脑瘫儿子成长,无怨无悔,将他培养成了诗人,成为山东省作协会员。“他有愿望,为什么不帮他实现?”范建法的眼里,“父亲”二字就意味着责任。

  30多年,义务主持婚礼1360多场,孟辉并没有觉得很难很辛苦。“与其说我在帮助别人,不如说是大家带给了我满满的喜悦和感动。”孟辉感慨地表示,他希望做新婚年轻人的引路明灯,在婚礼这样特殊的时刻,让传统美德滋养每个家庭,也温暖整个社会。

  一个个名字熟悉而又响亮,一件件事迹质朴而又温暖,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传递着道德模范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诉说着平凡生命中的厚度和广度。

  向善之力激发前行动力。“感谢所有像他们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是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和谐美好!”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把这份感动化为行动,在各自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以这些人物为表率,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为全面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记者:文/商雅雯 图/田雨)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