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践行嘱托十年间)

  “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沿线就都走到了。”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市黄河入海口考察时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口国家公园是全国首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公园创建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通过国家林草局专家评估验收,目前顺利进入报批设立阶段。”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说。

  以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龙头,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东营市坚持用系统的观念、生态的办法,实施好湿地生态修复、互花米草治理和珍稀濒危鸟类栖息地保护等工程,修复各类湿地15.9万亩,完成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全面提升黄河三角洲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水安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让水资源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山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2021年,山东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5.2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98立方米,分别较2020年下降12.77%、5.78%。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山东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在黄河干流流经的9市18县全面签署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与河南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率先建立黄河流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沿黄地区河湖为重点,深入推进污染治理一体化,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山东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21年,山东PM2.5年均浓度实现连续两年下降10%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历史性全面消除五类水体。

  今年2月,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推动黄河流域协同合作、协调发展,展现山东担当,贡献山东力量”。近年来,黄河口水质明显改善并稳定在Ⅱ类;与此同时,鱼卵仔稚鱼密度从每立方米3.8个增加到10.8个。(人民日报记者:侯琳良)

责任编辑:李梦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