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六合街道河安社区:党建引领“三圈融合” 构建社会治理“同心圆”

  “这次改造,既要省钱,更要实用。”日前,在河口区六合街道河安社区平安议事会上,议事代表正在就春和园景观池维修问题进行民主商议。

  因维修费用过高,该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社区按照议事协商程序,组织平安议事会对维修方案进行论证,并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确定了最终的维修方案,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为凝聚共治合力,河安社区健全多方协同共治机制,由社区党委牵头,组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建单位、居民“六方联动”社区共治联盟,针对社区中的疑难问题,有序开展民主协商,先后解决了小区门禁系统提升、公厕维修、灭蚊灯安装等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河安社区着力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动员能力,构建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网格体系,将420名直管党员定岗定责沉到81个微网格,通过建立“共性服务+个性服务”两张清单,精准匹配居民需求,让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在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殷洪志正在详细记录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河安社区搭建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矛盾的矛盾调处中心,设立群众接待窗口,依托“两员三官五老一律一师”社会治理团队,实现网格内矛盾化解、治安管理等工作联调联处,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社区治理队伍的建立给社区治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河安社区充分整合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等各类资源,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实施了“共建共享·幸福河安”民生微实事项目,围绕邻里守望、共建共治共享、共筑平安、文化铸魂4个主题,实施了“支部关爱入网格”“红色物业”“微更新·撬动大幸福”等9类优势项目,为居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通过构建聚合化党建圈、精细化治理圈、精准化服务圈,河安社区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三圈融合”的治理模式,绘就城市社区治理“同心圆”,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的工作理念,探索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全面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河安社区党委书记张伟宁如是说。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张志伟)

责任编辑:赵鹏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