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丨刘志鑫: “誓叫盐碱地变成丰产田”

  我叫刘志鑫,是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副研究员。

  2012年大年初八,一纸调令让我离开工作多年的市科技局,来到刚刚“蹒跚起步”的东营农高区。2010年由广北农场转设成立的农高区,于2011年年底创建成为省级农高区,正处在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关键时期。

  第一次到农高区报到,举目是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临时借用企业的一栋老楼办公,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农高区经济发展局肩负园区规划、科技创新、项目招引、服务企业等重点任务,责任十分重大,在这样一个农高区担任经济发展局局长,不拼不闯没有半点出路。于是这些年,我风吹日晒在一线,外出招商在一线,科技研发在一线,也成了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的“田秀才”。

/

  2012年2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审会在京召开。要想顺利通过评审,园区规划材料是重要一环。我顶着巨大压力,寻求各方专家研讨指正,反复讨论研究修改,前后忙了一个月,最终顺利通过国家专家评审。

  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后,争创国家级农高区成为东营农高区人的新目标。然而这谈何容易?我国首个国家级农高区杨凌农高区着眼于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其地理条件与东营差别甚大。为此,我苦苦思索,带领同志们从盐碱地种植技术学起,跑下去了解区情、跑出去招商引才,在“零资源”“零平台”情况下加深与中科院等院所的合作,招引落地了一批优质的农业项目。终于,这片白花花的土地成了“香饽饽”,一大批高端科研平台、优质企业项目争相落地:

  ——重大科研平台加速集聚。与中科院计算所、动物所、植物所、微生物所、烟台海岸带所合作不断深化,建设了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中试研发平台、农业益虫资源综合利用中试研发平台、耐盐植物育种平台,中科鸿鹄智能农机、中科熊蜂等重大技术成果实现突破,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

  ——重大科研项目加快实施。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智能设施农业装备技术攻关与系统示范”等6个中科院STS项目和1个中科院A类战略先导项目;组织实施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盐碱地现代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同时还推动实施2021年山东省农业领域唯一的科技示范项目——草牧业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省黄三角农高区从无到有、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开花结果,背后是一次次农业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一项项高新农业技术转化应用和一个个高端农业项目落地实施,也藏着我“誓叫盐碱地变成丰产田”的梦想与执着追求。

(记者 商雅雯 整理)

责任编辑:赵鹏飞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