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郝家镇:小蘑菇撑起乡村“致富伞”

  近日,走进垦利区郝家镇店子村的蘑菇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菌棒,菌棒上蘑菇正破袋而出,长势喜人。“现在蘑菇长势好,又是丰产期,大棚每天能产2吨左右,现在市场价差不多4元钱,我们从去年12月9日开始收割,到目前产量已达120吨左右。”东营东一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涛告诉记者。

  时间回到2021年4月的一天,伴随着大棚的竣工,悬在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敏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村西那片被荒废的大棚终于要“活起来”了。张庆敏告诉记者,从前店子村基本没有什么产业,大多数村民有劳动力的就外出打工,其余的就在家种庄稼。为了提升村集体收入,他一直想把村里的大棚利用起来,振兴乡村产业。“东一集团来到我们村里考察完成以后,跟我们签了土地流转协议,开展食用菌种植等一系列的项目,解决了我们村的大问题。”张庆敏说。

  据介绍,东营东一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了店子村包括废弃大棚在内的288亩土地,共投资了2700万元,计划建设大棚31处,冷藏室1处。到目前为止,已经建设大棚16处,投产6处,全部用作种植食用菌,以平菇、鸡腿菇等为主要作物。为了更好地将产业效能发挥到最大化,太阳能光伏项目也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这片蘑菇大棚上,“农光互补”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发展光伏需要阳光,而菌菇则喜阴、喜湿,通过立体设计,‘棚上发电’与‘棚下种植’实现齐头并进,在一二产业有机结合的同时,实现了土地综合利用最大化。”王涛介绍说。

  蘑菇大棚的兴起,不仅给村里解了燃眉之急,也让村民的腰包终于“鼓起来了”。“结合棚内生物环境,今年主要栽植平菇,又是一个大丰收!我们的大棚现在一共有6座,还有十几座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村内的村民能拿到800元的分红,同时,蘑菇种植还给村民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每人务工年增收都在3万元以上。”张庆敏告诉记者。

  “我今年65岁,平时农闲时节就只能待在家里。现在有了蘑菇大棚,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按月领工资,又能照顾家里,这么好的事上哪去找?”村民张大妈一边采蘑菇一边乐呵呵地说道。如今,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务工得薪金、租棚种植得现金,真正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既要“造血”,更要“铸魂”。店子村的蘑菇大棚所在的位置交通便利,树木成林,不远处还有不少鱼塘,这些配套都是开发乡村旅游大自然的“馈赠”。张庆敏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店子村将着力打造“蘑菇产业文化园”,形成集党建文化与产业园于一体的特色党建综合体,不仅可以有效承接党建、文化交流等主题活动,更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记者 许云飞)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