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生活更幸福——东营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2021年,东营市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提高到580元和350元,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81元提高到90元。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最高达到75%,大病特药封顶线由20万元提高到40万元,百姓看病更有保障了。

  2021年,东营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1%,社会保障标准稳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110元、18686元,同比分别增长8.1%、11.9%。百姓的“腰包”更鼓了。

/

邹建忠 摄

/

周广学 摄

  2021年,S228(北二路)改建及S228与东青高速公路东营北互通立交全线通车,胜利黄河大桥提前完工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468公里,2022年1月12日,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含济滨高铁)项目正式立项,东营人距离实现“高铁梦”又近了一步。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东营市的课后服务由小学拓展为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全覆盖。全市11.23万名小学生、7.99万名初中生参加课后服务,实现了有需求学生全覆盖。

  去年以来,东营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大批为民工程加码推进,一幅幅暖心画卷徐徐展开,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到实处,让东营百姓收获着“稳稳的幸福”。

  养老服务在身边 暖心

  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的就是人民。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考察,详细询问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开展便民服务、促进群众增收等情况。

  小年的前一天,记者来到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临近午时,杨庙社区的老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家门,前往社区老年餐厅就餐打饭。“今天中午吃饺子。”幸福院院长王祝娥说,83岁的程务政是社区老年餐厅的常客,今天也早早地来到了这里。

  “老伴身体不太好,我年龄也大了,自己做了半天,麻烦又吃不多少,还不如在食堂买点,一顿饭就一块钱,方便实惠,还很好吃。”程务政说,老年餐厅提供的饭菜搭配合理,低盐低糖,有荤有素,每天都不重样,很受老人们欢迎。

  在杨庙社区,共有来自11个房台村的1500多户4700多位村民,从原蓄滞洪区低矮的房台搬进了敞亮的楼房。如今的杨庙社区,实行集中供暖、天然气入户、污水集中处理,不仅设立了老年餐厅,还有便民服务站、草编合作社等。衣食住行和就业,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配齐。

/

资料图

  去年以来,东营市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导向,聚焦民生“小事”,补齐民生短板。目前,全市建成养老机构60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9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0处、农村幸福院220处,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多措并举保就业 安心

  就业连着千家万户,关乎民生冷暖。

/

资料图

  去年以来,东营市聚焦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农村二三产业的“能工巧匠”,首创与农民职称互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农民技能认定制度,通过考核认定和举办第三届乡村振兴传统技艺技能大赛“以赛代评”方式开展,共认定农民技师83人,高级技师3人。开展企业专技人员自主评审职称0.85万人、技能人才自主评价1.13万人,引导企业建立了薪酬待遇与评价结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稳就业就是稳民心,针对“4050”人员等困难人员实行兜底就业,东营市建设灵活就业基地,失业再就业服务驿站,实施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等行动,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做好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6%。

/

资料图

/

资料图

  人才素质高低对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021年,东营市重点面向全市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技术改造,在全省率先大规模开展项目制培训,依托渤海工匠学院开展“东营工匠”学制班培养计划,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力度不断加大。并在做好防控前提下,举办“东营学子家乡行”“黄河口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80余场,组织完成各类人事考试和专项鉴定10.05万人次,累计开展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8.99万人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东营人在各种政策、各项举措的实施中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社会治理解民忧 用心

  “以前闹矛盾不知道找谁,没想到社区还有专职调解员管这个,近便管用。”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盛世龙城小区居民董凤歧说。前不久,她和楼上邻居因为噪音闹了纠纷:楼上两个孩子吵闹,她上门2次、找物业4次无果,自制震楼器“反击”,楼上报了警。警察走了,两家对立依旧,闹得心烦意乱。后经网格员建议,双方到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调解,达成了协议:楼上让孩子在正常休息时间睡觉,楼下拆除震楼器。网格员和调解员,时常去看看、劝劝,两家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东营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精心构建市、县(区)、镇(街)、社区(村)相贯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体系,组建实体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实行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将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千条线”纳入“一张网”,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以往群众有了矛盾诉求,动辄往外跑、往上跑、往法院跑。新体系运行以后,群众95.4%的矛盾纠纷在社区网格和调处中心得到解决,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我市各县区社区网格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记者 于中平 报道

  在如今的东营,说起“网格员”,大部分的人都是耳熟能详。大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社区的疫情防控,小到居民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他们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有事就找网格员”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

  从解决“民生之盼”到实现“民生之变”,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百姓,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奔跑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东营,也将不断书写着民生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王苗苗 王敏)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