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予厚望!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东营元素”令人振奋

  支持东营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全面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争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频现“东营元素”,涉及能源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将为我市发展带来利好。

  在“2022年重点工作”中,“坚定不移力保经济平稳增长”“坚定不移实施黄河国家战略”“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定不移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等多项重点工作涉及东营,东营被寄予厚望、赋予重任。本报选取部分“东营元素”进行盘点。

width=700
/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

  在“2021年工作回顾”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方面,报告提出“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长期以来,受条件所限,小清河流域防洪标准达不到设计要求,严重影响其防洪减灾功能发挥,在强降雨影响下,导致洪涝灾害频发。我市谋划的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东营段)全部纳入省项目盘子,工程总投资37.95亿元,争取到省级资金34.01亿元。3个多月时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多个项目在全省率先规划、率先完工。规划实施的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淄河、预备河等9条重点河流防洪治理工程,治理总长度312公里,治理流域面积3880平方公里,将东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一次性补齐,大幅度提高了我市小清河流域及几条市管重要河道的防洪减灾能力。

/

  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建成投用 国控入海河流全部消除五类及以下水体

/

  在“2021年工作回顾”重大战略扎实推进部分,报告提出“划定沿黄9市陆域生态红线,累计修复湿地2.3万亩,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建成投用”;“国控入海河流全部消除五类及以下水体”。

  我市科学论证、扎实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努力建成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的典范。着力推进湿地修复、海岸带生态防护、河湖湿地连通及水质提升、互花米草治理等工程项目,正在打造108公里沿黄生态长廊。此外,我市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整合黄河、环保、海洋等部门监测数据,建设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监测中心按“1+6+N”模式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形成了融监测、展示、科普于一体的“三合一”综合平台,为做好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

  加快推进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项目

/

  在“坚定不移力保经济平稳增长”部分,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项目”。

/

  据悉,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标志着新建天津至潍坊高速铁路(含济滨高铁)项目正式立项,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下步,我市将倒排工期,压实责任,争取年内尽早先期开工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以公铁大桥的开工促进全线早日开工,力争项目早建成,满足群众对高铁出行的需要,早日实现东营人民的“高铁梦”。

/

  全面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

/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生态治理保护责任重大。在“坚定不移实施黄河国家战略”部分,报告中与东营相关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报告提出“全面建设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补水工程。实行‘河陆滩海’一体保护,开展互花米草治理、盐地碱蓬和海草床修复等工程,申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推进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强黄河干支流生态保护,实施黄河入海口、东平湖、南四湖、泰沂山区等重点区域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

何延海/摄

  黄河流经东营138公里,自东营注入渤海,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黄蓝交汇”的奇观。全市湿地面积4580平方公里、湿地率41.58%。153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范围内极具代表性的河口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正在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2021年,我市获批全国首批、黄河流域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被评为“2021年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

  争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扎实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工作

/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打造盐碱地乡村振兴示范带,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报告“坚定不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部分,不少部署安排涉及东营。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报告提出“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争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库,推动大豆、苜蓿、藜麦等栽培种植实现新突破”。

  在“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方面,报告提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工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据悉,上世纪70年代,我市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响应国家号召搬迁至沿黄大堤的房台上居住。2013年起,我市对66个房台村进行住房拆迁改造,建设新社区,有力改善了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

  支持胜利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建设 加快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

/

  在“坚定不移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部分,部分部署安排涉及东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在“扎实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报告提出“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引导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支持胜利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建设”。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报告提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快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据悉,2021年,我市获批山东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成为全省2个获批地级市之一。

/

  谋划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

/

  在“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报告提出“谋划推进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

/

  支持东营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

  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是中石化胜利油田、中海油渤海垦利油田的主产区,境内集中了胜利油田85%的产量和80%的石油地质储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在“坚定不移守好安全发展底线”部分,报告提出“支持东营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记者 王俊杰 张利波)

责任编辑:邓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