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孩子们该怎样过?

本期栏目主持人 陈丹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或许都是一种全新的假期体验。“双减”减掉了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孩子在家的时间长了,亲子相处的机会多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凸显。如何安排“出笼神兽”们的假期生活,估计不少家长要愁得挠头。

本期《圆桌派》邀请了多位资深教师、家庭教育专家,就家长如何在假期中关注孩子的自主发展和身心健康支招。

回归假期本质,给孩子一点留白的时间

记者:在成长焦虑和校外培训乱象的裹挟之下,寒暑假曾一度沦为孩子们的“第三学期”,孩子疲惫不堪,家长也压力很大。“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背着书包赶培训班”的景象已然不再,家长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个假期?

燕全欣:这个假期是实行“双减”政策的第一个寒假,孩子们的学业能否真正“减负”事关重大。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也发布了《寒假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教育部工作部署和温馨提醒来得很及时,一刚一柔,都指向于让寒假回归假期的本质,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积极、充实快乐的假期。

李鹃:不妨把这个寒假当作“依法带娃”的“试验田”。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依法带娃”时代真正到来。家长们需要重新审视家庭教育这件事情,重新认识学习成长的本质,转换教育理念,要明白填鸭式的教育培养不了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双减”政策推进,家庭教育法规实施的第一个寒假,家长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一留白的时间,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增强体质、强壮体魄,为孩子的持续发展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记者:假期是孩子发展兴趣、了解社会的窗口。寒假中的春节,喜庆又热闹,家长可以陪孩子做些什么?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呢?

秦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孩子眼里,这是一个充满幸福和快乐的节日。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吃美食、领压岁钱,与亲人团聚。更是家长教育和引导孩子开阔眼界、培养品性的最佳时机。比如带孩子体味春节习俗。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最后一篇阅读篇目就是《春节童谣》,父母可以带孩子体验儿歌中的习俗,还可以带孩子收集更多的春节儿歌、童谣、故事,了解春节传统习俗的来历、寓意,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陪孩子学习春节文化。春节期间,父母可以带孩子欣赏家家户户丰富多彩的春联文化,鼓励孩子自己创编春联并用毛笔书写在红纸上,贴在自己家门口,一定会让孩子受益匪浅;教孩子制作春节美食。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蒸年糕、做春卷,从准备各种食材到动手制作、最后新鲜出炉。每一种美食都是大家的劳动成果,都凝聚了家人浓浓的爱。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品尝,这个过程是忙碌的、快乐的、更是幸福的。

韩玉:《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德者,本也。”国家也一直在倡导“德育为首”。所以,假期里我希望所有家长都能高度重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育和提升,能够带着孩子一起去共同经历一些品德成长的过程。比如,可以鼓励孩子多看一些名人传记,励志文章、电影或视频,开阔孩子视野;有机会,可以让孩子陪家长上一天班,从孩子的角度体验父母的生活。给孩子分派一定的家务,以提升他们的责任品质;带孩子一起去给老师或长辈拜年,以提升他们的尊长品质;和孩子一起去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以提升他们的感恩品质。

多聆听少说教,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记者:以往假期来临前,家长常在朋友圈感叹:“神兽出笼,各回各家、各气各妈。”假期是家长与孩子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最佳时机,各位老师能否传授一些亲子间相处的智慧之道,家长该怎样利用家庭空间做有效陪伴,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秦晓:假期是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契机,在亲子沟通中,很多时候“沉默”比“说教”更有意义,“听”比“说”更重要。“多聆听、少说教”是孩子所期望的。家长在交流过程中学会理解、感受和分享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情绪“堡垒”。

如孩子不愿沟通,一方面是因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孩子感到之前的沟通不理想。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把握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自身的不良情绪与孩子对话。

如家长观察到孩子处于一个敏感、情绪易波动的时期,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因为孩子太“矫情”。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李鹃:在有限的时间里高质量陪伴孩子。陪伴的本质就是教育。陪伴需“用心”,而非“用力”。有效的陪伴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懂孩子的内心,正确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今年寒假,在不能“行万里路”的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东凯实验学校倡导同学们“读万卷书”,小学部以阅读作业为主,同时安排了培养艺术美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增加亲子互动。如与低龄的孩子可以做些亲子互动游戏,全家总动员,开发家里现有的道具进行游戏。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培养共同的兴趣,做合适的室内运动,共读一本书后交流,或宅家变大厨共同研究一道美食,培养共同话题的同时又增进了亲子关系。

为孩子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记者:假期中,老师的干预减少,这就要考验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家长如何接住学校教育的接力棒,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燕全欣: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双方的合力。寒假中,当老师的干预减少时,建议家长能做到以下几点:

为孩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帮孩子准备一间安静的书房,在书桌上配置一盏护眼台灯、放置一些儿童读物,当孩子在阅读书籍或者学习的时候,家长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切不可在孩子面前玩电子产品。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表格。寒假生活是孩子的,所以学习表格要和孩子一起来做。这份表格,越具体、可执行性越强越好。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家长可以叮嘱并监督孩子写作业之前一定要端正坐姿,注意握笔姿势;写的时候要认真专注,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家长最好能在旁边观察其习惯,并及时和他们一起探讨解决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小学是孩子的“阅读饥饿期”,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须增加亲子阅读的饱和度,低年级孩子的家长最好能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或者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交流读后感;中、高年级孩子的家长最好学会建议、鼓励、关注、监督孩子每天进行阅读统计和时常进行阅读积累记录,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多给孩子提供展示分享阅读收获、阅读成果的机会,如几个家庭联合开展“家庭读书分享”活动等不断激发、培育孩子的阅读积累意识、分享意识、成果意识,并进一步锻炼孩子的阅读分享能力。

韩玉:寒假是复习巩固知识并休息调整的重要阶段。作为初中老师,能够感受到孩子自身的升学压力是存在的。家长在假期里既要引导孩子如何玩,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学。

科学制定假期学习计划。计划表要围绕着孩子的假期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孩子反馈,孩子完成度高时,不妨给孩子一些鼓励,如突发情况导致计划不能进行,要因地制宜地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调整,重要事情优先执行,实在完成不了的可以延后,但要保证完成。

复习和预习相结合。复习是为了打好基础、查缺补漏;预习是为了宏观了解、未雨绸缪。复习要注重思维量和思维深度,不能肤浅地学。预习要量力而行,不贪多、稳扎稳打。学校制定了很好的作业设计和规划,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舍本逐末。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健康的体魄是无价的财富,要重视体育锻炼,给自己制定一份“体育作业”,总之就是既要学习,更要锻炼身体、放松身心。

本期参与嘉宾

秦晓 市胜利第一小学教师、东营市优秀班主任、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

燕全欣 市实验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 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

韩玉 广饶县实验中学教师、山东省家庭教育专家 团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鹃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实验学校教师、东 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书育人楷模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