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十条措施 窨井盖有自己的专属“身份证”了

  近日,行走在街头巷尾,不少市民都惊奇地发现,部分窨井盖加装了二维码井盖铭牌,通过微信扫一扫,就可获取井盖属性、权属单位、养护单位、抢修电话、井盖定位等信息,无论是热心市民或巡查人员,均可在第一时间准确反映井盖缺失破损、缺失等问题,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正是我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窨井盖管理的一个缩影。日前,为全面保障群众“脚底下的安全”,维护城市基础设施完好,我市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窨井盖管理十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普查确权建档、建立巡检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窨井盖建设质量、推进信息化智慧化管理、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健全地方法规标准、建立协调联络机制、落实井盖管理责任、加强宣传引导及监督考评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落地落实,下足“绣花”功夫,从根本上治理全市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安全隐患,守护‘脚底下的安全’,让人民出行更安全、更放心。

  《通知》指出,自2021年12月24日起至2022年3月底,开展窨井盖安全专项整治集中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窨井盖安全隐患,对存在破损、下沉、凸出、松动等情形的窨井盖尽快维修加固;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窨井盖及时更新更换;对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存在冒顶、冲失、位移等隐患的窨井盖加装防坠网;对混用和未标明用途、管线类型等信息的窨井盖予以更换;对已确认废弃的窨井限期完成填埋。在专项整治基础上,窨井盖产权单位要制定窨井盖更新改造计划,逐步更换超出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窨井盖。

  组织窨井盖产权部门单位开展普查建档工作。今年1月底前,制定完成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普查内容、实施步骤;6月底前,全面完成窨井盖普查工作,严格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部件和地理编码标准要求,建立窨井盖档案,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同步对现有窨井盖加装二维码电子身份铭牌;9月底前,将普查数据录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记者 王雪)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