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的脚步,走进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东营考察第二天。这一天,他首先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黄三角农高区”,前身为山东省国营广北农场,始建于1950年,是华东地区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黄三角农高区成立,成为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基本任务,在盐碱地特色种业、盐碱地生物农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沿河人民,却也在黄河入海口形成了大量重盐碱地。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打造盐碱地乡村振兴示范带,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也是几代东营人的梦想。

/

田雨 摄

  作为滨海盐碱地和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土壤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面积达到43.9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3.75%,是探索荒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本底试验场。180平方公里国有土地成方连片、权属清晰,规模化生产条件成熟,具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独特优势。

  新战略,新机遇,新未来。

  就在十几天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蓝图绘就。《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杨凌、黄河三角洲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在生物工程、育种、旱作农业、盐碱地农业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上下协力,攻坚克难。山东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下设黄三角农高区建设指导专项小组,汇聚14个省直部门单位力量,协调解决农高区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统筹全省盐碱地方面的科研项目、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向农高区集聚;山东省、科技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研究支持黄三角农高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多年以来,勤劳智慧的东营人在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路上不竭探索着,矢志要在盐碱地上捧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建设生态城。

  “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航向一经标定,航道无限广阔。

  对22万亩轻度盐碱地,利用农艺、生物等措施改善生态、提升地力;对15万亩中度盐碱地,繁育推广特色耐盐适生作物;对7万亩重度盐碱地,强化生态涵养功能,保护原生植被……东营深入学习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为全国盐碱地利用作出示范。

  航天大豆试验品种的最高亩产可达850斤,盐地藜麦新品种最高亩产可达380斤,成功研制“鸿鹄”系列智能农机,布局全国首个迁飞害虫高空雷达预警与阻控平台……得益于技术创新,黄三角农高区发展展现澎湃活力。

  近年来,东营加快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与56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引进各类专家人才团队116个、713人,建设了耐盐植物精准快速育种、盐碱地定位观测研究等11个重大科研平台,重点围绕耐盐碱分子生物育种、耕地质量与综合产能提升等重大课题开展攻关,推动产业化应用,全面打响“盐碱地科技会战”,一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正在汇聚集成、加速显现。

/

田雨 摄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是农高区承担的重要使命。

  这几年,东营立足盐碱地特色优质资源,聚焦功能粮食、中草药等7类耐盐碱特色物种,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规划建设盐碱地特色现代种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搜集本地和国内外盐生作物种质资源13科42属89种1.5万份;建立了藜麦种质资源库,培育了一批适合盐碱地栽培、产业开发度高的突破性品种(系)。引进培育6家种子企业,配套了育种机械研发生产平台,推行商业化育种机制,初步构建起了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的全链条现代种业运营模式。

  昔日“白花花”今日“金灿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奋斗下,盐碱地上结出现代农业硕果,黄河口“绿色梦想”正变成现实。

  (记者 王俊杰) 

责任编辑:周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