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风光好 小城故事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调研行”见闻录

  利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时期,以“渠展之盐”著称。公元1193年1月置县,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因利津古城的轮廓像一只凤凰,被称为“凤凰城”。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调研行”启动仪式现场。

  时维九月,秋高气爽。日前,记者跟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调研行”记者团,走进利津的广袤大地,触摸黄河入海的澎湃脉搏,探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用心观览发展新姿态,用情感受幸福新生活。

/

/

  记者团在利津水文站调研采访。

  9月17日,跟随着记者团的步伐,来到利津水文站。车辆还未驶入,远远地便看到奔涌的河水浪花滚滚、滔滔不息,正如诗句描述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利津水文站正安静地伫立在岸边。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8个省份后,从垦利区黄河口镇注入渤海,在那里,浑黄的河水与湛蓝的海水相交融,形成一条别具一格的“飘带”,利津水文站就是黄河汇入大海前的最后一个监测站点。

  利津水文站设于1934年,一直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水文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自古以来黄河泛滥的事件层出不穷,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黄河防汛工程的修建,如果能够提前知道黄河水位、含沙量等数据,就可以做好预防准备,减少灾害和损失发生的概率。因此,利津水文站日常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监测黄河水位、流量和含沙量,控制黄河入海水、沙量,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水资源统一调度提供水情。

  水文站的工作十分重要却也非常枯燥,无论春夏秋冬、雨雪阴晴,每天的监测工作都要按时完成,在汛期时甚至需要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以前,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横亘在水文站和黄河对岸之间,通过粗钢丝绳相连的吊箱下放仪器测流速,取水样、沙样,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在飘摇的吊箱上完成的。他们不畏艰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里,守护着黄河下游的生态和安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实现了各种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工作人员在黄河岸边的操作间里就能完成测量和取样。不仅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节省了人力,还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精确度。

  如今的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过去断流的情况已多年未发生。河水朝东奔流,倾入大海。水中鱼鲜蟹肥,种类丰富;沿岸植被茂密,肆意生长……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

  利华益集团是省内著名的化工企业,旗下的维远股份更是我省有史以来最大的化工企业IPO,这样的成绩不免让人对它充满期待。进入厂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办公大楼门前悬挂的横幅,庆祝公司成功上市。每个员工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喜悦的笑容,公司的管理人员快步走来,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大楼。

/

  利华益集团智能监控大厅。

  进入大楼便是自动监控大厅,其中占据了整面墙的显示屏尤为引人注目。屏幕正上方写着“精力充沛 精心操作 严格规程 严守纪律”16个大字,下面由一个个小屏幕组成,这些小屏幕显示的正是工厂内监控的画面。工作人员只需坐在电脑前,便可对工厂内全自动设备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的智能大厅,不仅提升了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还能确保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高效。

  企业展厅充分展示了利华益集团的核心文化,整个展厅简约大方、科技感十足。展厅墙面罗列着区位优势、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目标定位等公司的基本情况,用“艺术展墙+实物模型+互动识别桌装置”的形式,展现了利华益石化产业的产业链条。展厅内沙盘结合影片的演绎方式直观地呈现了利华益集团的发展现状及规划蓝图,让人印象深刻,充分感受到公司的科技实力。

  下一站记者来到了黄河口大米数字化产业研究院,这里产出的大米是真正“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听完讲解员的介绍,我们对黄河口大米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对于东营这片土地的印象,大多数人只知道是150年前才形成的冲积平原,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而且由于海水浸渍导致这片土地盐碱含量高,作物低产。其实,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被奉为“神奇纬度”的北纬37°,这一数字被大自然所宠爱,产生了多个人类文明荟萃和历史胜迹,许多世界名城也聚集在这条黄金纬度线上。

  在黄河口大米研究院,既能看到传统农业在智能化、数字化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生命;还能感受到三代科研人扎根盐碱地,与自然共同奋斗的黄淮海精神。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方能叶茂。黄河口大米的未来令人期待。

/

/

  “老街长巷”村口的牌坊。

  车辆行驶在乡间的马路上,拐个弯就到了老街。街口立着高大的牌坊,巷子一眼望不到头。“老街长巷”古意盎然,悠闲寂静,没有节假日的吵闹喧哗和车水马龙,让人只想细细品味这里的岁月静好。

  紧挨着村口的是一方老戏台,听戏的老人家说那台上唱的是一出老扬琴,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是过去农闲时利津百姓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戏台上的旦角轻歌曼舞,台下的村民沉浸其中。

/

  村民用老式织布机纺纱。

  街旁的部分民居被打造成传统手工作坊,生产制作各式各样的手工制品。年过七旬的老人正在忙碌着,奶奶们有的在操作老式织布机,有的在认真绣鞋垫;爷爷们有的在绑扫把,有的在磨擀面杖,将这些即将失传的老传统、老手艺展示在人们面前。喜良缘大院内保留了传统的婚俗文化,大大的双喜剪纸贴在院墙上格外醒目,喜轿戴着红花停放在院中等待着新娘。屋内,母亲在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净面;隔壁房间,村民正在为新人填满枕头。

/

  村民正在用传统石磨磨豆子。

/

  村民齐声喊着黄河号子打夯。

  老门店里有远近闻名的南岭豆腐和北岭丸子,现磨的豆浆豆香浓郁,手打的丸子鲜美筋道,还有存在于童年记忆中的炒豆萁满口留香。门店外的空地上画着跳格子和扔沙包,孩子们只要一只粉笔、一块石子,画上简单的方格,单脚跳、双脚跳,就可以开心地玩上一整天。长街的广场上,村民们伴随着“嘿嘿嘿呀……”的黄河号子,起夯、落夯,掷地有声。

/

/

  “铁门关”俯瞰图。

/

  “铁门关”大门。

  “先有铁门关,后有利津城”是在利津县一直流传的说法。利津县志古迹记载:“铁门关在县治北七十里丰国镇,金置,明设千户所,以资防御,有土城遗迹。”走进铁门关历史文化展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展馆中走一圈,可以清晰地看到铁门关的历史演变,感受到铁门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铁门关”设立于金代,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过去的“铁门关”是重要的关口。因为关口位置险峻,所以产生了“铁门关”的传说。在金元明清四代,铁门关是大清河的入海之处,是漕运、海运的咽喉要地。那时的铁门关是一个非常繁华的水旱码头和海防关城,每日数百只商船将盐场生产的海盐出口到欧洲各国。透过墙上的壁画,仿佛能窥得昔日铁门关的繁华:盐场上,盐民顶着日头,加足马力挥舞着拖刀,整个人被晒得黝黑发亮;码头上,停泊在此的船舶不计其数,岸边装卸货物的号子声不绝于耳;海岸边,每隔十里便设有一处哨船,高耸的墩台立在高处,昼燃烟,夜举火,千里之地,瞬息可知。

  年来海若欲东迁,东去潮声向日边,葭浦芦湾三万顷,果然沧海变桑田。虽然铁门关一次次地被洪水淹没,但它的精神一直留在当地人的心中,许多善士、义士生于这里,例如著名的抗战英雄李竹如烈士、民初明宦崔麟台、爱国商人毕鸣歧等。看着墙上他们的画像,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黑白的画像和简短的文字不足以描绘他们的伟大和英勇,却可以带给后人感动和警醒,提醒我们要心怀感恩,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时光荏苒,海河演变。铁门关的历史伟大而辉煌,纵然沧海变桑田,它依旧在岁月的变迁中熠熠生辉。

(东营日报记者 屈逸然)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