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东营建设暨爱国卫生工作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8月6日上午,市卫生健康委举行“践行初心使命•巡礼健康东营”系列新闻发布会(健康东营建设暨爱国卫生工作情况专场),介绍健康东营建设暨爱国卫生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卫生健康委“践行初心使命•巡礼健康东营”系列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即健康东营建设暨爱国卫生工作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大众日报、大众网、齐鲁网、东营日报、东营广播电视台、黄三角早报、黄河口晚刊、鲁中晨报等新闻媒体朋友。对大家的光临和支持,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近年来,我市爱国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新的业绩,有效改善了全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及健康获得感。今天,我们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袁勤德,市卫生健康委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介绍健康东营建设暨爱国卫生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袁勤德介绍有关情况。

袁勤德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爱国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力推动爱国卫生工作,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探索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新内涵,坚持由小卫生向大卫生建设转变,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由简单的防病向全人群健康促进转变,深入开展健康东营行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域卫生创建、病媒生物防制、无烟环境创建等行动,不断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全市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推动健康东营建设,扎实开展健康东营行动

  2020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健康东营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康东营行动(2020-2022年)》,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了规划图、施工图、路线图。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了健康东营行动推进委员会,组建了16项专项行动工作组及健康东营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行动启动以来,健康东营行动各项指标达到全省、全国先进行列,其中,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2012年的79.41岁上升到2020年的81.05岁,提高1.64岁;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56/10万、2.03‰和3.15‰。累计建成市级健康乡镇(街道)6个、市级健康村(社区)26个、市级健康学校7个、市级健康机关(单位)12个、市级健康企业8个。同时,融合开展妇幼健康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推动宫颈癌防治工作,今年我市被全国爱卫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确定为全国首批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候选试点城市。

  二、推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任务,发挥爱卫会组织协调优势,协调各成员单位,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突破口,不断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解决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特别是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市的乡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等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大力实行城市管理部门统管模式,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在城区实现环卫全覆盖;逐步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法制化保障工作机制,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保证了全市城区与城镇同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7%以上。二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结合爱国卫生月等重要活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市容环境大清理的“大扫除”活动,清洁了城市的“面子”和“里子”,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脏乱差环境“顽症”实施了源头治理。三是实施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对照省住建厅考核标准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等要求,全市以城乡环卫面貌焕新颜、环卫设施(中转站、垃圾桶)建设维护、日常清扫保洁、农村“四堆”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等为重点,开展城乡环卫集中整治,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长效化管理,全市人居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

  三、推动全市全域卫生创建,着力打造先进卫生示范

  我市2003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并分别于2007、2012、2016、2019年先后四次通过国家复审,获得重新确认。在抓好城市卫生创建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巩固市区、辐射农村、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策略,大力引导基层开展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居创建。截至目前,我市已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和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累计建成国家卫生镇17个,覆盖率达42.5%,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建成市级卫生村1499个、省级卫生村1052个,卫生村创建覆盖率达84.3%。卫生创建工作有力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进一步提升。

  四、推动基层公卫网底建设,创新实现村居公卫自治全覆盖

  探索完善基层公共卫生网底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动建设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出台了《推进全市村(居)民委员会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功能定位及职责任务,科学制定推选办法,明确设立方式、人选职数、人选条件、产生程序,努力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基层自治和卫生专业属性作用。5月10日,我市在全市40个镇街的1877个村居中全部建设了公共卫生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村(居)民委员会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6月20日,完成了全市1877个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19项职责、万余名成员的履职培训,使他们在新冠疫情防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在巩固传统城乡基层卫生健康“三级网”的基础上,创新延伸强化基层网底建设,构筑起了“健康东营”基层网底“群众自治+专业技术”的卫生健康防火墙、隔离墙和助推器!

  五、推动健康促进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我市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健康促进大工作格局,着力优化健康环境,提升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以健康促进县(区)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市健康促进工作,2017年垦利县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第二批健康促进县(区)验收评估;2018年,利津县以第一名的成绩创建为山东省第二批健康促进县;2019年,广饶县以第一名的成绩创建为山东省第三批健康促进县。今年,东营区、河口区也提前行动,加入到了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活动中来。我市还依托健康创建活动,精准提升民众健康素养水平,开展了健康企业创建和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去年首批建成了8家市级健康企业,今年再计划创建3家省级健康企业和17家市级健康企业,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健康权益;将全市石化行业职业中毒应急救援技能竞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技能竞赛纳入了今年全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专项技能竞赛内容,通过竞赛、比武等方式,倡导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争做“职业健康达人”。

  六、推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力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2012年开始,我市集中开展中心城区控蚊工程,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中心城区控蚊工程先进经验,推进各县区和市属开发区在各自辖区范围内开展控蚊消杀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共安装灭蚊灯1万余台,每年平均购置生物、化学等消杀药物40余吨,集中处理蚊虫孳生、栖息区域1000余公顷,中心城区、县区和市属开发区辖区蚊密度稳定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以内,实现了防控目标,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了城区控蚊取得的明显效果,提升了群众健康获得感。同时,全市各级爱卫会结合每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组织实施春秋季集中灭鼠活动,集中清除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内的鼠患滋生地,有效降低鼠密度;开展灭蝇专项消杀,定期对全市范围内各居民小区喷洒生物消杀药物,不断降低蝇密度;指导市民开展科学灭蟑,设立了蟑情咨询电话,及时对市民意见进行答疑,发放各类灭蟑药品药具,遏制蟑螂滋生。通过报纸、网站以及市爱卫办官方微博及时发布除“四害”专业防控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做好除“四害”工作。

  七、推动无烟环境创建,有效打造清新呼吸环境

  我市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积极开展普及烟草危害知识行动,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提高公民健康素养。2013年起,在全市开展创建无烟单位(社区)活动,经过近8年的创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吸烟率明显降低,公共场所空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774个单位(社区)获得东营市无烟单位(社区)称号,有49个党政机关获得东营市无烟机关称号。

  奋楫扬帆正当时,乘风破浪谱新篇。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爱国卫生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健康东营建设为主线,以健康东营行动为抓手,大力开展16项专项行动、卫生健康创建、健康促进示范建设、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等工作,稳步提升健康东营各项数据指标,建成一批健康细胞工程示范单位,实现健康理念入脑入心、健康环境持续完善、健康素养全面提升的健康环境建设目标,奋力推动爱国卫生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共同谱写爱国卫生运动改革发展新篇章!

  谢谢大家!

  委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就今年我市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我市实现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工作情况以及我市健康东营行动今年进展,采取的措施等三个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责任编辑:刘楠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