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精细化管理为文明城市创建“加码”

  漫步在东营区的大街小巷,整洁的城市面貌、干净亮丽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这些看得见的成效,透出的是文明的“底色”,彰显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果,印证着东营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东营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突出民生热点、创建难点,着力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努力营造整洁、有序、文明、靓丽的城市环境。

  全面清脏,提升城乡环卫保洁水平

  “当前,我们把管理重心从道路延伸到空场、荒地、沟渠等死角,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村内‘四大堆’整治上,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东营区综合执法局市容市貌管理室负责人李静说。

  东营区创新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在城区采用授权运营的方式将环卫工作全部交由油城环卫公司负责,推行“一把扫帚扫城区”;在四镇落实“一镇一企”要求,统筹管理、全域覆盖,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上半年共排查非正规垃圾堆放点74处并全部完成整改。全区还强化对农村环境的监督检查,共下发督办单318份,查处各类问题10522处,问题清单已全部反馈镇街进行整改。全区做好城区环境卫生保洁,坚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上半年清理各类道路遗撒面积近102万余平方米,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深度保洁20万余平方米。

  东营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打造全程分流、分类闭环的收运处理系统,提升全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目前已在城区小区配置146座“绿色小屋”、建成42处垃圾转运站,改造12个可回收物回收站,配备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专业收集车辆100余台,规划75条分类运输线路,回收可回收物1600余吨,有力提升了城市品质。

  多措治乱,打造良好城市空间环境

  “老板,门口不能张贴招聘广告,口头警告一次,三次以上我们将下发扣分通知书,如果您店铺的信用积分低于90分的话,会影响店铺的信用评价的。”7月21日,东营区综合执法局银座商城综合执法亭的工作人员董佳睿和赵润之在片区巡逻检查时,对沿街商铺违规行为拍照上传东营区城市管理信用管理平台并对店主进行劝说。

  为加强城市管理水平,巩固文明城市成果,去年以来,东营区推行沿街商户信用体系建设,将社会信用建设引入到城市管理领域,通过签订《城市管理信用双承诺书》,制定《商户自治公约》和打造城管信用信息平台,构建形成商户自我管理、考核评测有力、群众监督有效的“自治+共治”体系,探索出一条合力共治社会秩序的新路径。目前,已有697家商户签订“双承诺书”,对260家商户实施信用减分管理,480家商户实施信用加分管理。

  同时,东营区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新模式,在胜利广场、银座中心店等地设置11处城市管理执法岗亭,配备电动巡逻车20部,执法队员采用步巡与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路面巡查频次,对路面上的问题及时发现、处理,把“城管服务”推向路面,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城市管理投诉建议渠道。东营区创新推行“路长制”,建立以科级干部为核心的区、街道两级“路长制”组织体系,聘请100名外聘人员担任巡路员,全天候、无死角地在不同区属及街道开展道路巡查。

  东营区积极开展城市非法小广告清理、乱摆摊点规范治理行动、杆线整治、推进拆违拆临、严管街示范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44533人次,清理各类广告(棚亭)、拆除各类违建、取缔流动点,清理占道经营、规范店外经营等共计1.6万余处(次),城区市容大幅提升。

  精细管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

  日前,记者走进东营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硕大的监控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遍布辖区各主要干道的监控画面,工作人员在正查看辖区内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公共设施、路灯运行、河道水位、加气站运行等情况,实时接收、受理、派遣信息和监督案件处理结果。

  “东营区是东营市中心城区,人口基数大、老旧小区多、管理难度大。为了方便城市管理,我们建成了‘智慧’环卫、‘智慧’照明,路长制综合管理等9项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在河道水位、便民摊点、液化气站、施工工地、主干道道路、居民小区等点位安装监测、监控设备1667处,真正实现城市管理运行全天候管控。”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副书记王顺华介绍。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创城的落脚点就在哪里。为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东营区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一批道路、绿化、雨污分流、管网配套等重点项目,庐山路南延、潍坊路绿化等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防汛排涝体系,“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美丽东营区已然成型。同时,该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实施片区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等32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各类商住设施838万平方米,城市精明增长空间更大、品质更高。

(记者 张振)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