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间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间观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题: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间观

  新华社记者陈俊、褚晓亮、孟含琪、邵美琦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科技力量守护国家,时间于他们,是达成目标的执念。他们是科技工作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最关切的群体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走进这群人的故事——为了祖国母亲科技自立自强的微笑,他们废寝忘食,他们披星戴月,他们舍身忘我,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断追寻,燃烧生命,只为祖国未来科学事业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吃不饱饭的过去,他们来改变

  2020年9月7日,袁隆平90岁生日当天在家中。新华社记者 周勉 摄

  5月22日,悲痛弥漫长沙。“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

  他病危之际,最挂念的是“稻子长得好不好”。他去世前两个月,还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

  执念要追溯到那段吃不饱饭的过去。在饥荒年代,他亲眼看见田埂边的饿殍,“让大家吃饱”成为信念。

  1956年,袁隆平开始进行农学实验。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3年,他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随后两系法又获得成功,保证了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2020年11月,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在袁隆平和无数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中国人端牢了中国碗。

  “不可能(再饿肚子)了……”袁隆平曾说,但这位“90后”依然焦虑,他放不下那段吃不饱饭的过去,深知生命的有限和科研的无限。

  2018年10月,李建武(左)在长沙第三代杂交水稻基地测产现场与袁隆平合影。新华社发

  袁隆平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梦无法由自己继续完成,但他走后,基地的试验田仍有身影顶雨查看水稻长势,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传承。

  与恩师道别后,36岁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就和年轻的同事们出差,投入工作。李建武说,袁老师虽然离开了,他的科研目标仍指引着大家前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2020年袁老师定下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单季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实现,这是对他最大的告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袁隆平同志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

  那些一辈子躬耕田野,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终将被这片土地镌刻铭记。

  乡村振兴进行时,他们在谋划

  李玉在工作中(2010年6月28日摄)。新华社发

  “回忆与袁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们要秉承英雄之志,坚持拼搏奋斗。”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悼念袁隆平写下的文字。同样一辈子踏在农田里,袁隆平心系“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李玉则希望借助小木耳实现乡村振兴梦。

  李玉查看木耳生长情况(2007年6月20日摄)。新华社发

  30多年来报道黏菌400多种,占世界已知种的43%;发表新种71个,结束了过去无中国人命名新种的历史;从小耳濡目染的儿子从事了菌类研究,为孙女起名“小木耳”……“木耳院士”也是一个爱事业入骨的人,他还致力于推广食用菌产业,让食用菌广泛走上百姓餐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他是农民口中的“财神爷”。数十年来,李玉每年280余天奔走在大山传授种植技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年过古稀的李玉更忙了,他带领团队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培育新菌种,为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建立了食用菌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李玉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辐射带动农民3万余户,累计推广菌种数量60亿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300亿元。

  李玉在工作中(2020年9月2日摄)。新华社发

  77岁的“木耳院士”正在谋划乡村振兴新蓝图——很多脱贫地区生产技术依旧落后,优质品种选育缓慢。“希望结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工业化思维指导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改造。”他说。为此,他的团队不是在大山上,就是在实验室里,吃饭总是过点,加班更是常态化。

  2020年5月29日,科技工作者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包括李玉在内的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李玉颁奖……殷切希望,成为他科研路上最好的激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与木耳打了40年的交道,更会一直‘交往’下去。”李玉说。

  量子竞争的未来,他们去角逐

  5月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唐世彪。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得知袁隆平逝世,虽远在合肥,唐世彪心中仍十分悲痛:“虽没有见过袁老,但他是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学习的榜样。”

  悲痛之余,工作仍需紧迫开展。就职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创办的、以实现量子通信产业化为目标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尽管不到40岁,唐世彪仍觉时间紧迫,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

  5月22日,唐世彪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在百姓眼中,量子信息技术是高科技,距离日常生活很远。但作为面向应用的前沿科技,量子信息技术注定要在未来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比如,你我之间的通话可以完全消除线路被窃听的风险;量子导航可以做到“精准定位”。

  在下一步国际角逐中占据领先,是唐世彪等人奋斗的目标。从毕业后接触这项前沿科技,到设计产业化路线,再到一步步实现,唐世彪等人用12年来捂“冷板凳”。

  他们还面临无数挑战。早期单光子探测器及其核心芯片要靠进口,价格贵,性能不稳定、交货周期长,严重影响了科研进度。超导探测器需要充液氦保持低温才能工作,每次充液氦只能使用两周左右,所以他们总得处在“火急火燎”状态……急迫中,团队逐渐破解了设备芯片国产化难题,与合作单位开发了业界领先的单光子探测芯片,拓宽了配套设备产业链。

  5月22日,唐世彪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不需要“打仗”般抢时间了,团队依旧时不我待。2020年,公司成功研制了业界首款商业化小型量子密钥分发产品,未来可能为更多手机用户提供加密、安全的通话服务。团队研制的产品在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广泛应用……唐世彪说,“京沪干线”“墨子号”卫星等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基础设施正在稳步布局,他们一刻都不能等。

  唐世彪说,作为科技工作者,他会像前辈们一样,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在紧迫感中燃烧自己,让祖国的科研事业星光闪耀。(参与记者:周勉、何曦悦、戴威)

  5月22日,唐世彪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5月22日,唐世彪(左)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责任编辑: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