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玉清: 扛枪打仗保家卫国,我很光荣

  “我是在‘大参军’热潮中入伍的,1945年5月参加了一次反扫荡,同年8月和战友一起接受日军驻禹城部队投降,接收步枪1000余支、机枪10余挺、小钢炮20多门、汽车30多辆……”谈起当年的抗战经历,纪玉清精神矍铄,激情满满。

/

  初上战场 战事惨烈

  纪玉清出生在广饶县大王镇纪家庄,1945年2月,不满16岁的他不甘忍受日本侵略者的折磨,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八路军。

  “当时我和侄子纪象林、纪象生和纪象仁一起去参军。我们三个被分配到四边大队一中队一小队。当时的四边大队已扩建到两个中队,每个中队120余人,大队长叫陈瑛,中队长叫陈汉三,小队长叫吕同顺。”纪玉清说。当时他们在学习训练期间,每人发了一支破旧枪和三发子弹,由于子弹非常珍贵,在训练期间并没有实弹演习过。

  纪玉清说,自己对1945年5月的那次反扫荡记忆深刻。1945年5月13日晚,大队全部人员驻守在大王镇南陈官庄。第二天早晨起来大家洗脸刷牙时,忽然传来紧急情报和枪声,说有大批鬼子汉奸从西向东进行大扫荡,想一举消灭四边大队。此时,大队领导经认真分析形势后,立即部署部队突围,并决定:陈瑛带一中队向东突围,朱教导员带二中队向西突围,以此粉碎敌人的扫荡阴谋。二中队在向西突围过程中,插到敌人扫荡队伍的空隙中,与敌未发生大的战斗,所以损失较小。一中队向东突围时被后面追赶的日伪军和早先赶到大王方向的敌人包围,虽然战友们拼尽全力奋勇战斗,但由于兵力过于悬殊,我方损失惨重。一中队长陈汉三、副指导员苏寿田、特派员黄金龙等64名队员壮烈牺牲,在牺牲的队员中,就有与纪玉清同时入伍的侄子纪象生和纪象仁。虽然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但他们没有等到这一天。

  后经侦查证实,此次大扫荡是由日军驻张店的1415部队组织益都、寿光、临淄和广饶四县的日伪军800多人参加的最后一次扫荡,也是日本鬼子最后的垂死挣扎。

  “因为当时我年龄小加上初上战场,在向东突围时跑掉了队。后来,手中仅有的3发子弹也打光了,实在没办法就躲到了麦地里,才保住了一条命。”纪玉清告诉记者,等敌人过去后,他把枪扔到一个土井里并做了记号,然后回到广饶南部的老根据地。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了部队,并把此次战斗的经过向上级作了详细汇报。部队领导听了汇报后,就派人和他一道回去把枪取了回来。

  伏击日寇 抓获1000余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宣布投降,根据上级指示,四边县政撤销,同时恢复广饶县政领导,然后四边大队奉命到惠民县南关整编解散。纪玉清被合编到杨国夫领导的渤海军区部队,进入特务二团三营七连一排,学习休整几天后,奉命进军禹城。

  在禹城,还有1000余名日军拒绝投降,并企图逃到济南。这时我部立即包围了禹城,佯攻一宿后,把重兵布置在日军向济南逃跑的要道上,并做了防御。譬如,把从农民那里征集到的一些耙子的耙齿弄下来平铺到公路上,然后,在公路上挖了几道宽四五米、深三米的大沟,以此把公路截断。第二天一早,日军乘30多辆汽车向南突围,被我部伏击。此时,我部令原来被俘的日本翻译向日军喊话,促其立即放下武器,缴械投降,否则后果自负。日军见大势已去,负隅反抗只会招致灭亡,便向我部投降。

  在这次受降过程中,我部共接收步枪1000余支、机枪10余挺、小钢炮20多门、汽车30多辆等大批军用物资。在受降过程中,我部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对待战俘的政策,不随意辱骂殴打战俘,战俘的个人私有财产仍得到保障。然后我部用缴获的汽车把这批鬼子武装押运到惠民,纪玉清也参加了这次押运战俘的工作。押运人员个个着装整齐、精神振奋,甭提心里多高兴了,而日本鬼子则个个垂头丧气。

  枪声与炮声 征战求解放

  日本投降后,纪玉清又投身解放战争,在济南、淮海等大型战役中出生入死。上海战役结束后,他继续南下到了福建。

  纪玉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所在部队华东十纵队八五团执行攻打泰安的任务。那一次,纪玉清所在的连队冲锋在第一线。“当时部队爆破了南城门,我们就从爆破口攻入城内,炮弹就在我身边爆炸,每一秒都有可能牺牲。”问老人当时害不害怕牺牲时,他坚定地说:“革命战士都视死如归,怎么会害怕呢?”

  解放战争结束后,纪玉清被安排进入学校学习,他在文化、军事理论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不忘初心 铭记党恩

  1959年9月,纪玉清转业到江西九江,先后在九江市纺织厂任工会主席、九江市粮食局保卫科科长。后来,由于妻子患病,1971年9月调回广饶县银行系统工作,一干就干了20年。纪玉清于1988年12月离休,但是离休不离岗,依然担任所在储蓄所的党支部书记。

  “我已经90多岁了,我这一辈子,逃过荒,要过饭,参过军,抗过战,枪林弹雨,南征北战,立功受奖,作过贡献。”纪玉清说,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精神上极为富有。对于从军的生涯他觉得很光荣,“因为我曾拿起枪去保家卫国。”

  “父亲从小教导我们要铭记党恩,珍惜和平年代的不易,努力建设和保卫祖国。父亲的事迹一直感动着我们,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纪玉清的子女们说。

  (记者 李玲)

责任编辑:张馨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