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娘炮”现象在社会上议论纷纷。近日,一股强冷空气的到来,影响了无数人,多地相继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部分地市学校停课,还有一些地市根据天气情况动态调整上下学时间。
消息一出,在广大市民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一些市民认为在单纯降温的天气里给学校放假是另一种“不作为”;还有一些市民认为寒潮天气放假保障了孩子健康是人性化举措;也有许多人反思,所有的通知和报道带给孩子的感觉是降温太可怕了,却没有人通过这次的降温天气给孩子一次直面困难的正面精神教育。看到因为气温零下51℃没有达到零下52℃停课条件而坚持上学的俄罗斯学生,看到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冬季裸跑训练的日本孩子,大家表示,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应该“冻一冻”?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孩子挫折、困难磨练,增强他们的意志力?
学校场景
现在的条件好了,更应坚持上学
>>幼儿园:天气变冷以来,许多孩子成了“宅孩”,有的班级进入冬季以来,出勤率不足50%。
气温低导致我市幼儿园出勤率低。
“多少年都没遇到这么冷的天了。”“对啊,朋友圈都在转发本轮‘王炸’级寒潮,我正在考虑明天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儿园。”1月6日,在东城运河路某幼儿园门口,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们就本次寒潮降温议论纷纷。下午4点30分是学校放学的时间,记者看到每个班的孩子陆陆续续排着队走出来,现场有家长说:“这一个班有50个孩子,现在看也就20来个上学的。”旁边还有家长补充道,天冷起床难、出门怕受冻;担心在幼儿园冷热交替生病感冒;更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传染病毒性流感等。
>>小学:坚持上学,不受任何影响。
“我们班里没有因为气温低请假的孩子。小学的孩子比起幼儿园的孩子抵抗力会强一些,家长们也没有因为气温低给孩子请假的,一般都会给孩子多穿一些衣服。”东营区一中五年级班主任韩静介绍。“今天天气太冷所以开车送孩子,路上也有很多孩子都是自己跑着上学的,其实跑一跑更暖和一些。”市民徐先生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级,因为学校不好停车,平时都是骑电动车接送孩子,这几天天气冷,徐先生选择开车接送孩子。“我们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都能坚持上学,他们现在条件好了更应该坚持。”
>>初中:部分孩子坚持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
“孩子十二点放学,由于学校离家比较近,天气冷也没去接送。”1月7日,鲍女士正在忙着为上初中的儿子准备午饭。据鲍女士透露,由于初中学业相对比较紧张,再加上快要期末考试了,面对寒潮天气,儿子所在班级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感冒没有出勤。学校体育课也改为在家锻炼了,班主任让每个孩子每天录制运动打卡视频发到班级群里。“中午放学时,我看到离家比较远的一些孩子都捂得很厚实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鲍女士补充道。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幼儿园小六班班主任 燕彩凤:古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随着寒潮天气来袭,我们班的孩子出勤率不到一半,这其中原因诸多,比如家长担心孩子感冒,干脆把孩子留在家里,等天气暖和了再来;爷爷奶奶因为恶劣天气不方便接送等。但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天冷就不送孩子上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虽然无需效仿古人的做法,但古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却值得我们传承。此外,幼教专家指出,意志力是幼儿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冬季是感冒流感频发期,很多孩子都会在家长的保护下过冬,但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往往很容易感冒、生病,日夜较大的温差固然是导致着凉的原因,但因为孩子们整天在“温室”中成长,抵抗力逐渐降低,一旦真正与外界接触就很难适应从而导致了孩子在这段时期内反复感冒。那要怎么才能让孩子不轻意地感冒生病,提高孩子的机体免疫能力呢?那就请我们的家长行动起来,不忘在寒冷的冬季里,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吧。这不仅是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力的绝好时机,同时又增强了孩子身体的抗寒能力,提高了孩子机体的免疫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历史回眸
忆往昔,这次寒潮不算啥
>>抗战老兵:战斗还要看天气?
回忆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广饶县抗战老兵陈沂清回忆,那时跟战友们在一起除了行军就是打仗,虽然艰苦但很乐观,每个人都斗志昂扬、豪情满怀。大冬天蹚水过河,刺骨的河水把小腿肚子冻僵了导致现在一到冬天关节炎就犯。直到渡江战役打响后,陈沂清所在部队从南京以东突破敌人长江防线,直抵苏州。部队驻扎苏州后,因水土不服,又加上部队当时生活条件差,医疗条件也跟不上,陈沂清不得不转入后方医院,久治不愈无法随部队继续行军打仗,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部队,退伍回家治疗休养。行军打仗时因为恶劣条件留下的伤疤是他一生中永不磨灭的勋章。面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陈沂清很感恩:当生活中有过不去的坎,想想先辈们是如何面对的,长津湖战役到底有多壮烈?志愿军被冻成冰雕。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人浴血奋斗才有了国泰民安,我们要倍加珍惜啊!
>>石油工人:严寒天气也要战天斗地!
零下17摄氏度,东营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远在新疆的胜利油田石油工人却要面对准噶尔盆地零下41摄氏度的极端低温。回眸历史,从胜利功勋井开始,一代代胜利人从功勋井汲取力量,靠“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情壮志,凝聚起开拓前行的磅礴力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老一辈石油人喝盐碱水、吃野菜糠,战天斗地、迎难而上,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这种豪情壮志,这种奋斗牺牲,从未因恶劣的自然条件而有丝毫的动摇。
>>日本传统:孩子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
相比中国家长提倡的“孩子应该比大人多穿一件”,日本人提倡“孩子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一到冬天,都恨不得把孩子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生怕着凉生病。但在日本,一些家长却在苦寒天气里让孩子打起赤膊。
日本孩子冬季“裸跑”已成传统。曾经在熊本县举行的幼儿园儿童路跑比赛上,在只有4摄氏度的低温里,孩子们只穿着短裤,赤裸上身,在严寒的天气中“裸跑”。跑步期间,有孩子不慎跌倒,但立马就爬起来继续比赛,也有不少小朋友冻得大哭,但还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在大人的鼓励下跑向终点。乍一看,这种在三九天里让孩子“裸跑”的举动未免太过“残酷”,但其实在日本,这样的做法已经说得上是一种“传统”了。在日本,许多幼儿园都会推行“裸保育”,在冬天对孩子们进行耐寒训练,“冬季耐力跑大赛”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
日本人几乎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年复一年地经历冬季的抗寒磨炼,御寒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体质也不断增强,甚至基因里都带有“抗寒”的属性,打下了基础。我们不能仅通过一则新闻就判断中国孩子体质比日本孩子差,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就去模仿这种耐寒训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耐寒锻炼”不仅能提升孩子的体质,对孩子的意志力也是很好的磨炼。
各行各业
意志力是成才者必备的重要品质
“王一绝”修脚护足传承人 王波:我觉得寒潮天气有必要放假。
一个是安全因素,气温低,路面结冰,出行不便。再就是健康问题,中小学生免疫力低,寒潮天气时,冷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活跃,容易导致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之前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学校也具备了线上教学的经验,这样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寒潮天气,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脖子、肩部、腰部、膝盖、脚等部位不宜“冻”。需要出行的市民,尽量穿高领衣服,戴围巾、手套。睡前最好用40度热水泡脚20分钟,以防“寒从脚起”。
>>画仓少儿美术培训学校校长 崔迎照:“娘炮”“小鲜肉”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本次寒潮天气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考验,更是对孩子和家长意志力的考验。很多家长因为天气恶劣就不送孩子来上课了,加之流感季节,家长还担心孩子在学校交叉感染,此外由于天气恶劣,也为出行带来不便。但这种天也让我想起儿时的冬天,那时农村没有暖气,上学全靠步行,冻耳朵冻手脚是常有的事。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上下学不但车接车送,还能有这么好的教学条件真是太幸福了。从我个人角度出发,还是建议家长尽量按时送孩子们上学,一是不会耽误学时,其次也是对孩子意志力的考验。纵观当下网络流行语,不乏“娘炮”“小鲜肉”等,这些辣眼睛热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从美学角度出发,从外在看可能更注重“颜值”,而内在的培养我们需要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以及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
>>市民 李女士:反对因寒冷放假,增加家长负担。
如果确实是因为台风、暴雪等极端天气而放假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只是因为低温给孩子放假,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夫妻俩是双职工,家中老人没有过来帮忙。学校给孩子放假,但是工作单位不会给我放假。一旦孩子放假,我们就要有一个人请假在家里带孩子。
再说了,也不是天天低温,就像最近低温零下18摄氏度,这个温度也只是在凌晨的时候,平时白天温度没有那么低,教室里都有取暖设施,如果觉得温度低可以暂时取消室外活动,在室内活动不会受影响。而且我们小的时候,天气也很冷,教室设施还不如现在,也没有放过假,大家也都过来了。
如果单纯的一刀切因为降温放假,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还容易打乱学校的教学计划,影响学习,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放假。
>>培训机构 王老师:降温放假不可取。
作业辅导机构每天晚上上课,最近几天大降温,晚上温度比较低,我们在群里征求家长意见需不需要停课放假,结果所有的家长都不愿意,所以我们坚持上课。
我觉得低温天气学校放假没什么必要。一方面温度并不是特别低,这几天只是相比平时要低一些。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上下学有家长或校车接送,即使自己去学校,路上在户外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并不是一整天都在户外,短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另外,我认为,因为低温就放假可能会给孩子形成一种以后遇到天气不好时,潜意识里就会有可以不用上学的心理,长期下去,可能会在孩子的品格塑造上产生一种遇到困难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逃避的心态,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记者手记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生产生活条件相比上世纪90年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无条件生存向有条件生存转变,这个转变在消费了大量的石化能源的同时,人们的体质却在慢慢下降。几十年前,黄河以北才通暖气。那时的莘莘学子穿着单薄的衣衫迎着冷冽的寒风,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如今,我们的孩子成为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冷不得,热不得。从学生因体育课猝死而因噎废食取消体育测试,到有点风吹草动学校就放假,再到高校为了节省成本的超长假期,我们呼吁孩子只有真正亲近自然才能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风吹雨打顽强地成长,才能屹立在巍峨之巅。
(记者 魏玉珠 徐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