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察工作转型发展的当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检察产品,需要改革不停步、创新不止步。
面对辖区企业数量多、体量大的实际,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将护航民企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以开展涉企综合评估为切入点、以推进公开听证为立足点、以保障企业合规经营为落脚点,围绕服务履职办案,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实现了护航发展、检察有为。
综合评估:对涉案企业及企业家不“一诉了之”,让民营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全心创新
2017年,东营某石油公司拖欠初某某七个月的保险费。初某某离职后,私自将该公司价值近10万元的集装箱等财产运走,让简单的民事纠纷变得复杂。
面对检察官的询问,初某某坦言,自己很后悔触犯法律,同时也担心自己刚创办不久的公司受到影响。
了解案情后,承办检察官并没有一诉了之。在初步审查后,检察官及时将情况告知该院“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办公室”。随后,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审查资料、走访调查、综合研判,形成《涉案企业综合评估报告》报送承办检察官参考。最终,通过多维度综合评估,该院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办公室建议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对涉案企业及企业家予以保护与扶持。
“在综合评估程序启动方面,我们一般从严掌握,只有那些犯罪事实情节、社会危害性被先行评估为‘中’‘低’等级的案件才能够进入到综合评估流程中去,从而避免了综合评估制度被随意启动,浪费司法资源。”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忠太如是说。
自建立综合评估制度以来,开发区检察院共出具涉案企业综合评估报告3份,对涉案民营企业家全部做出不起诉决定,将刑事案件对民营企业、企业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今年10月份,该院集中开展了综合评估回访工作,对涉案的三家民企开展了专项调研,涉案企业、企业家遵纪守法意识明显提高,均做到了合法合规经营,企业效益明显增长。
公开听证:借“外脑”集众智,提升检察办案质效
“部分企业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本次公开听证会的举行,对民营企业家是个提醒和警示。”在今年5月份开发区检察院组织的公开听证会上,一位人民监督员这样说。
菏泽某公司与东营某科技公司专利保全纠纷案是东营地区首件知识产权类跨地域涉企民事监督案件,且该案经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面对案涉的知识产权专业问题及民营企业的各种诉求,开发区检察院没有简单地“书面审查”,而是通过召开公开听证会的形式,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与案件的公开听证,充分评议案件,倾听双方当事人的监督诉求,就案件中涉及的虚假诉讼、知识产权、专利行政程序等多个问题焦点进行了深入论证。
公开听证会的顺利召开,为该院借助“外脑”参与监督打下基础,也为民事检察参与社会治理探索了全新路径。同时,该案的成功办理,为东营市检察机关就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保护协作机制提供了新思路,随后,东营市检察院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签署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与市司法局联合会签了《关于委托东营市人民调解中心设立“民事行政检察和解中心”的意见》。
今年以来,开发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9次,实现了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合规经营:为民营企业筑牢“风险防护墙”,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人和政和”
对于检察官来说,无论是作出不起诉决定还是不支持监督申请,都意味着案件已经结案,但对于企业来说,“案结”不代表“事了”。
如何堵塞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如何规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法律风险?这是一直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也是开发区检察院努力的方向。
通过对辖区内重点企业的深入调研,开发区检察院发现,不少企业对“合规经营”的概念较为模糊,更无从谈起相关制度建设和法律风险规避。为此,该院制定了《科级以上干部联企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形成面对面、点对点式的工作机制,协助企业深入了解合规经营制度,逐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尽量规避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由衷地感谢检察机关对民营企业的帮助,协助我们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情与温度。”某民营企业家动情地说。
今年以来,开发区检察院共外出调查走访企业30余家,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走访企业10家,调取证据50余份,发出法律咨询建议书5份,其中一份答询报告被《检察日报》刊发报道。以《民法典》颁布实施为契机,深入企业开展《民法典》宣讲15场,与市工商联共同召开“企业经营与《民法典》实施”专题座谈会。此外,该院还先后制作并发放“服务民营企业检察白皮书”五期,内容涵盖合同与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防范等。
护航发展、检察有为,是理念的再创新,工作的再落实,更是为民的再出发!
(记者 王俊杰 许慧 通讯员 周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