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东营·最美东营人︱赵博士的东营“圆梦记”

  人生因梦想而绚丽多彩,生活因执着而隽永丰富,梦想实现的瞬间,注定是人生的升华。赵军博士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人,17年来,他发挥所长,不懈努力,致力于东营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东营的功勋章上有他一份,他圆梦东营!

  赵军博士正在详细介绍“数字北宋”应用情况。

  赵军是我国遥感地学之父陈述彭院士的弟子,中科院博士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国土资源部的机会,谨遵老师的教诲,怀着对黄河口的深深眷恋,回到据他所说有“知遇之恩”的东营,大展身手。

  他是农村走出来的娃,对数字乡村发展有着深刻思考和长远规划。2019年,他主动申请下派帮扶,来到利津县北宋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担任前崔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勇担“数字北宋”开路人,让数字化向基层、向农村延伸。他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心系百姓,“农村娃儿想为农村做点事”,这个梦,他也圆了。

  他是“感恩之人”

  ——青春无悔,匠心圆梦

  10月20日上午,在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办公室内,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赵军操着内蒙古口音的普通话,津津有味地跟记者回忆起最初来东营的情景。

  赵军老家在内蒙古,是山东科技大学硕士,中科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他清楚记得,早在2002年,东营作为中科院全国地理空间数据库项目城市就开始规划数字化东营建设。他说:“东营的数字化建设起步早、推进快,我早有耳闻,2003年,东营进行数字化专业人才引进,得知这一信息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东营。”东营也选择了赵军,这个为东营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被东营纳入了麾下。赵军对此一直铭记于心:东营对我有知遇之恩。

  2005年开始,赵军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遥感地学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他与东营颇有渊源,他的毕业论文就是以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格局及其优化配置为课题。为获取论文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他多次来到东营,不顾蚊叮虫咬、冒着严寒酷暑,愣是走遍了黄河三角洲腹地。毕业后,获得留在国土资源部机会的他,义无反顾选择回到东营。赵军在心里暗下决心:回东营,我要用我所学、尽我所能,继续为智慧东营建设增砖添瓦。

  来了就干,干就干好。赵军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东营,他埋头苦干、匠心圆梦,致力于东营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建设,参与市、县区、开发区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全市电子政务规划编制和推进工作,完成了《智慧东营顶层设计》和《2019-2021年行动计划》编制,出台了《智慧东营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东营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均达全省前五,赵军先后获得东营市青年科技奖、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首席信息官、山东省信息化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他是“数据痴人”

  ——披荆斩棘,任劳任怨

  “智慧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要筑牢数字基础底座,才能全面构建起计算、存储、安全为一体的大数据基础设施体系。”赵军介绍道。

  正是源于对数字的执着,他被同事笑称为“数据痴人”。2004年开始,赵军牵头开发东营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制定方案、软件开发、数据管理等他都全程参与。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当发现基础数据欠缺,又无法找到部门获得时,他就亲自到现场拍照、测绘、采集、记录。

  “那段时间,赵博士经常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出门采集信息,一丝不苟毫不马虎,回来后就进行分析、统计。”共事多年的同事赞叹道,“他看到数据,眼就发亮。”。“还记得跟赵博士一起到黄河口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采集数据信息,那个地方有很多蛇,但为了核准数据,赵博士毫不畏惧,一边走一边拿着棍子四周探着草丛赶蛇。”同事们纷纷回忆着与赵军相处的故事。

  就这样一步步披荆斩棘,在赵军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全市的道路、房屋、市政设施等都被他们整理清楚,免费向全社会公开使用,为部门决策、市民查询提供了极大便利。

  赵军长达11年还负责着市政府网站机房的管理工作,这期间他一直保持着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网站机房一年四季都要求恒温,如果温度超过40℃,机器寿命会减短,增加安全隐患。早些年,智能管理还没有那么先进,没有手机远程检测,他就直接到机房看温度。那11年间,他就几乎没在晚上十一点半之前睡过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赵军,连续被评为市府办先进个人,科室连续获得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A级等次。

  他是“思想达人”

  ——“农村娃想为农村做点事”

  赵军出生于内蒙古的一个小村庄,学有所成后为农村、农民作点贡献,是他内心深处的梦想。2019年,赵军报名乡村振兴服务队,成为市派驻利津县北宋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综合协调组组长、前崔村第一书记。

  对于赵军的选择,有很多朋友不理解,甚至说,你一个博士,去村里能干啥?但赵军总是推推眼镜,笑而不语。

  上任第一天,烈日当头,赵军的第一个活是在环村路上完成的,他走完整个村,汗流浃背。“与想象中不同,赵博士不仅没有书生气,还很接地气。”前崔村文书殷彩军说道。而这时的赵军琢磨的是,如何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把数据和信息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不让农民在数字化大潮中掉队。

  赵军敏锐地发现,基层网格员的工作尤其繁重,基本都是时间紧、任务多、要求高,尤其每周的日常巡查工作,不仅要入户照相,还要分类归档,既耗费时间,又浪费人力物力。如何将社会“治理”变“智理”呢?带着这一问题,赵军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奔波,无数次往返于东营软件园和前崔村,短短半年间,他开自己的车跑了2万多公里。或许是赵军的坚持与真诚感动了大家,好几家企业表示愿意为前崔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在众多软件技术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前崔村级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图像采集设备投入使用,“数字北宋”管理终端、“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积分管理系统均已上线……网格员通过手机端就可对每家每户进行基础性资料取证和上传,党支部书记也可通过手机端及时审核查看,全程实现了无纸化、移动化办公。

  “数字前崔”只是开端,“数字北宋”乃至“数字乡村”则是他心中的梦想。一年来,赵军紧贴基层需求,以北宋镇为试点,制定了《数字北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建设了数字北宋大数据平台、农业智慧化服务平台、村情村貌地理信息平台、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平台、智慧养老服务试点等20多个平台系统,致力打造“数字北宋”,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的翅膀。

  “农业智慧化服务平台采集了全镇设施农业大棚类型、数量、品种、产量和负责人等信息,可以实现北宋镇设施农业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地理信息平台能将所有土地资源总结归纳,为下一步产业调整做好准备,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向和职业也纳入平台,为后期回乡创业打好基础;智慧养老服务试点已经为75岁以上老人配置手环40余个,实时监控健康,与家人通话、一键报警……”说起各种平台,赵军如数家珍,情绪高涨。

  在乡镇层面推进数字化,不仅在东营,在全国都实属罕见。在这个艰难的发展历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突破了哪些难关,赵军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更多感触是,只有在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求。赵军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说句实在话,我之前参与设计过很多系统、平台,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有时觉得简直完美,但到了基层后,我开始反思,什么样的平台才是对村民真正有用的,什么样的设计才更人性化,怎么样让应用更快推广服务‘三农’,我开始站在村民角度思考问题,我觉得我现在正在做的事,非常有意义,这就够了。”

  赵博士的圆梦之路,还在继续!

(记者 蔡文龙 王雪)

责任编辑:刘洁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