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个15年走向下一个15年 激荡东营港 下好“一盘棋”

  崔秋颖戴着墨镜,脸上罩了一条花色纱巾,工鞋上则挂满了泥。盯现场一个多月了,当下大项目正在打桩,作为施工经理,有过项目经验的女将沉稳干练。

  大项目,指的是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200万吨/年PX(对二甲苯)项目的产业延伸——250万吨/年PTA(精对苯二甲酸)项目。前者,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中第一个实现储备转规划的项目,开启了东营港乃至东营市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油头化身高化尾”的炼化一体化企业的开端;后者,生产装置单套规模全国最大,是为PX项目发力再着关键一棋。

  ——今日东营港,精准落棋,已成为其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连续7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榜单,又处在全省化工产业园区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上,如何才能“放长线钓大鱼”,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瞄准了配套、产业、智慧三大要素,通盘考虑下好“一盘棋”。

开发区现代物流产业区

  “一盘棋”之“大”

  瞄准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核心区 化工园区建设走向标准化、示范化

  “园区化是我省化工产业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基本出路。加大园区整改提升力度,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化工项目承接的主要载体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能从根本上扭转我省化工产业布局不合理、化工园区散乱现状,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集中度和主体安全水平。”

  9月17日,在刚刚过去的全省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培训交流会上,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同贤围绕“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引领,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化工园区”做了分享发言。实际上,无论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还是规范行业发展、提高治理水平,又或者是应对全球产业链重塑挑战、融入发展新格局,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已变得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就拿文章开头提到的PX项目来说。PX,是一种重要的芳烃产品、聚酯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PTA,进而生产PEA,广泛应用于纤维、胶片、薄膜、树脂和饮料等食用品包装的生产。2019年,我国PX产品对外依存度还处高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打破国外垄断,摆脱低端散乱、大幅增加基础化工原料的保障能力,高质量石化产业关系国计民生。

  也是在这次会上,东营港化工产业园区被授予山东省化工行业示范园区。在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拥有石化产业这一主导产业的东营按照全省部署,能否改变“油大化小”局面,“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千钧系之于专业化工园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重任源于地位,地位始自作为。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省《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中,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列为东营炼化一体化区的核心园区。化工园区面积90平方公里,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730万吨,拥有原油进口指标1206万吨。

  勇攀高峰,只争朝夕。一组提振士气的数字彰显着开发区强劲的发展势头——

宝港国际4个5000吨液体化工品码头

  今年1至8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3亿元,增长18%;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24亿元,增长28%;外贸进出口实现266亿元,增长26.9%;财政收入逐月止滑回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4亿元,同比下降5.8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34个百分点;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800万吨,增长20%。

  “加快推进化工园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运行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建设创新、绿色、安全、智慧、高端的化工园区,构建特色鲜明、链条清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产业体系。”杨同贤向与会人员描画港区蓝图。

  下棋需算棋。2006至2020,2020至2035,第一个15年迈向下一个15年,实现蓝图,笔笔有心思。

  未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鲁北高端石化基地核心区、双招双引主阵地、新材料产业拓展示范区”目标定位,努力做好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加快提高东营港辐射带动能力。扩大港口承载能力,推进10万吨级航道、大吨位码头、LPG、LNG等工程建设;增加航线,开通东营港到国内外主枢纽港的航线;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临港物流基地;推进油品输配网建设,尽快实现市域重点炼化企业油品管道“厂厂通”。同时,依托东营港疏港铁路打通东营港至济南、郑州、西安、兰州的沿黄货物运输线,实现沿黄流域海铁联运,强化港口对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全力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遵循“上下游、可循环”和“隔墙供应、智能传输”的理念,聚焦芳烃、乙烯、丙烯、碳四四大方向,向上整合炼化产能,向下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形成5000亿产值的规模,打造绿色循环能源石化基地;突出国际化和外向型,规划建设中日产业园和“张江—东营”绿色原料药产业园,加快推进国际招商产业园配套建设。

  ——突出创新引擎打造创新型高地。加快建设山东省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UOP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作用和智慧园区5G应用试点示范作用,打造“石化产业+人工智能”新模式。嫁接国内外先进化工技术,增强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重点发展进口依赖程度高的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打造黄河流域绿色化工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东营威联化学20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

  “一盘棋”之“稳”

  打实一体化配套 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没有平稳的底盘,很难讲发展;没有配套的园区,很难讲效益。若是水电气暖不配套,重复建设管道、锅炉等设施,企业成本压力、安全环保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9·18’讲话之后,一年的时间里,园区配套工作推进速度非常快。我们算了算,这几项配套下来,未来五到十年,各类项目使用基本能够满足了。”9月11日中午12点,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涛还没有吃午饭,忙了一上午,他依然非常耐心地向记者介绍园区配套的有关情况。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18’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在借鉴上海化学工业园区‘五个一体化’优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聘请中国石油和化工规划院主导编制了园区的国家绿色循环基地规划。”为了达到“绿色循环”的目标,开发区各项公共配套进一步提速。

  石化产业需要大进大出,一进一出间,物流账变化大。近年来,开发区引进实施了总投资80多亿元的中海油、万通、宝港三大“临港物流园”,液体化工品一次性仓储能力突破1300万方;发挥港区一体优势,突出港口龙头带动作用,已建成对外开放泊位26个,年吞吐能力突破6000万吨,正在加快推进4个10万吨和2个25万吨单点系泊、LNG、液体集装箱码头建设;疏港公路、铁路建成通车,区内42公里公共管廊已铺设各类管道1974公里,辐射全市及周边地区的6条外输管道加快建设,实现公、铁、海、管多式联运,形成基本完善的化工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

  如果说交通物流一体化可构建高效运输网络,则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能够助力打造低碳高效绿色园区。这一年,开发区在供电供气供水以及生态环保上投入力度大:累计投资100余亿元建成了康达污水处理厂、康明固废处置中心、大明热力供气中心,实现了园区统一供应公用气体、统一污水收集处理、统一危废处置;大唐电厂于9月投入投用,园区企业可享受电力直供政策,加快推进与德国林德集团合作工业气体岛项目,推动热电联供设施升级。

  “落实‘两山理论’,在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过程中,生态环保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相反,这项工作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孙振洲透露了一组对比——

  1至8月份,东营港PM2.5平均浓度37μg/m3,同比改善14.0%;SO2平均浓度10μg/m3,同比改善10%;NO2平均浓度13μg/m3,同比改善34.3%;PM10平均浓度68μg/m3,同比改善16.0%;CO-95per浓度1.4mg/m3,同比改善12.5%;优良天数178天,较去年同期增加7天,空气优良率73.3%。

  安全是一切生产的前提,园区消防安全应急一体化也在不断完善。建成了省级海上应急救援中心、市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了2000平方米库容的危化品应急物资储备库;整合开发区3个化工园区4处特勤消防站、10支企业专职队力量,实行区消防大队统一调度,应急、医疗、交通等社会应急联动部门配套联动的救援响应机制,全面提升了园区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9月11日,工信部网站公布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为东营港以发展绿色化工为核心、全力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再添一份认可与肯定。

  “一盘棋”之“妙”

  打通上下游衔接 构建循环产业体系

  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产业链的“棋”怎么下,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可是个大文章。

  体制机制改革后,全面落实“管委会+专业招商团队”管理模式,东营睿港招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专业的招商公司。

  “这种产业链招商图上的很多‘绿框’要变成‘蓝框’了。”公司总经理何宝民向记者解释,“绿框”代表未引进的产业项目,“蓝框”则代表已有的产业项目。坚持上下游联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准招商后,链条上的“同伴”在园区落了户。

  谈到园区产业链,何宝民如数家珍:“从振华石化100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算起,丙烷脱氢之后产丙烯,再往下走是环氧丙烷、丙烯腈、丙烯酸,副产的苯乙烯聚合以后是聚苯乙烯,就是发泡材料。科鲁尔公司二期要再实施一个13万吨/年的丙烯腈项目,诺尔生物公司要生产丙烯酰胺,它的原料就是丙烯腈。丙烯腈也是‘绿框’ABS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它的下游还副产氢氰酸,区内宏旭化学氢氰酸生产MMA;启恒新材料MMA生产PMMA项目正在建设。”

  总结起来,开发区产业链的“棋”大概从三个维度走。

  ——区域大循环。整合我市黄河以北三个化工园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协同化发展。充分发挥东营港支点枢纽、综保区开放口岸支撑带动作用,明确濒临港口的临港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大进大出的基础化工产业;与港口距离适中的滨海精细化工产业园布局产业链条中端项目,与临港化工产业园形成互补;距港口较远的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运量相对较小的新材料产业。三区之间原料产品将来通过管廊、公路、铁路封闭运输,产业梯次布局,实现项目、产品、物料、能源协同化、一体化的区域大循环。

  ——园区中循环。聚焦芳烃、乙烯、丙烯、碳四4大产业链条,细化了17个延伸方向,按照区内按照生产装置互连、管道互通、原料隔墙供应的模式,在园区内部构建区项目产品、公用工程、能源资源循环使用的“中循环”。目前,威联化学PX、中国振华石化丙烷脱氢两大过百亿建链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同时泰特尔、启恒新材料等近20余个补链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全区产品关联度将达到80%左右。

  ——企业小循环。以原料“吃干榨净”、废物近零排放为目标,深入推进“千企技改”,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提高原油、水、电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打造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小循环”,预计到2025年单位产出能耗比2018年下降15%;2030年比2025年再下降15%。

  陈涛介绍:“目前,今年企业技改项目申报了40多项,园区单列的奖补资金有2000万元,技改投资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倍。为园区未来发展积蓄更多可能与力量,现在我们也十分注重小微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有的企业从寂寂无闻,现在已成长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

  “一盘棋”之“高”

  打造创新型高地、智能化园区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用棋靠智,园区要脱颖而出,亦不可离开智慧中枢。

  在园区中国万达集团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项目”成为9月17日至18日全省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与会代表参观的一站。2018年,地炼行业进入转型升级发展关键期,万达集团启动天弘公司智能制造试点项目。截至2019年6月,所有项目均成功上线运行,建成了具备全面感知、预测预警、优化协同、分析决策的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实现“人机协作”效率最大化,比同规模企业用人减少40%以上。

  在智能工厂建设循序渐进的同时,东营港智慧园区也开始发力。

  “该平台率先突破5G+危险源数据无线化实时采集技术,实现对装置、罐区1至4级重大危险源智能监控,引入分布式光纤震动侦听、温度感知和5G传输新技术对管廊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效率提升2.6倍。”在东营港应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园区引入华为、中国移动、北京大恒等公司,投资近3亿元,成为化工园区智慧化监管提级赋能的新利器。智慧园区还智慧在引入“人工智能+化工”,实现从人工监管到智能追踪。覆盖全区的25路高空瞭望设备,利用AI技术对企业动火、高空、空间受限作业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在全国首次试运行智慧园区数据收集及数据建模技术,构建了安监、环保、应急、物流、气象等业务数据一体化平台……智慧园区破除的是“信息孤岛”,迎来的是园区现代化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东营港海科港务智慧码头

  “一盘棋”下,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微笑曲线高端延伸;设立3000万元的人才引进基金,设立了高级别人才的院士工作站;与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合作共建环渤海分院,先期开设本专科专业各1个,定向培养化工技术人才。

  在“山东省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大楼上,几块牌子引人注目。目前,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内已引进美国霍尼韦尔UOP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国家重质油实验室高端化工分室、万达石化研究院共建东营港创新孵化基地,并与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签署深入合作协议。

  9月22日,霍尼韦尔UOP在东营港举办“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峰会,聚焦如何通过创新的产品、工艺和技术,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助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会上,霍尼韦尔联合东营地区的石化企业,共同发起“中国·东营宣言”,倡议协力推动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共同打造更智能、更安全、更绿色的东营,实现高质量发展,携手同行,共创未来。

  “石化行业向炼化一体化、大型化、多元化迈进,也正在倒逼石化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营市定位的‘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这里的‘高端’一定是要包括高端的研发与创新。霍尼韦尔UOP当时也是带着这种理念来到东营港,希望能够助力园区创新氛围的培育。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也和港区方面进行过沟通,先期霍尼韦尔可拿出一些技术做示范,第二阶段是和企业一起来创新,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寻求合作方案,接下来再逐渐形成有特色的科研创新产品,从东营推向世界。”

  “工期紧张,大规模进场施工人员也快到了,顶峰预计在6000人左右。”简短的采访后,崔秋颖和项目组同事匆匆走进工地深处。创业激情激荡着这方热土,“一盘棋”后,人心所向,握指成拳。

(文/记者 刘冬辉 陈同磊 图/通讯员 陈仕钊)

责任编辑:武方圆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