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董集镇党委书记王安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构建红+蓝“微”网格董集样板

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谈创新社会治理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构建红+蓝“微”网格董集样板

——访董集镇党委书记王安峰

  “近年来,董集镇直面新实践、聚焦新服务,持续推进创新社会治理三年行动,通过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内涵、完善服务理念,切实把基层基础做实,进一步细化‘微’网格,深耕网格责任田,为蓝色网格注入红色基因。”董集镇党委书记王安峰说。

  抓组织,服务力量全凝聚。董集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联动辖区内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多元力量,加快构建红+蓝“微”网格管理体系。王安峰介绍,董集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凝聚骨干等方面的作用。汇聚治理资源,整合社区及驻建单位党组织14支、社团队伍16支参与网格服务、乡村治理,努力实现“网格吹哨,党员报到,党建进网、服务进户”。推行“双网格、双认领”,科学划分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基础服务网格和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主的功能服务网格,社区党组织在两类网格中双向认领社区治理项目,推动自组织培育、文明实践、精准扶贫、产业孵化等21个创新项目落地见效。融合打造“一区一特色”党建服务品牌,消除村庄界别,借助综治蓝网布局党员红网驿站11个,实施红蓝联网·党群连心“1456”网格服务项目,让党员、网格员在网格争当“政策快递员、邻里守望者、社区监督员”。

  抓联动,服务群众零距离。董集镇以镇级网格中心为中枢,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建共享,将网格化和便民服务等工作融合推进,全面推进红+蓝“微”网格力量下沉。充实服务力量,选配选优骨干力量下沉分中心,探索建立“一二五”工作模式,分中心与工作区一体化运行,实现基层治理由传统垂直式管理向矩阵式管理转变。提升服务品质,搭建“网格化+”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双核驱动、四位一体、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整合社区综治、信访、民政、市场监管、医疗等信息资源,将便民事项下放各分中心,实现网格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AB角互补转换,做到服务不空岗、不推磨、零距离。今年来,网格员共开展便民服务、政策宣传2万人次,代办民生事项3562件。优化服务成效,实行“红蓝网格”精细化管理,建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责任田”四级管理体系,划分农村“微”网格99个,形成了支部建在网格、党小组建在责任田的红+蓝“微”网格组织架构,实现了事项在“微”网格办理,矛盾在“微”网格化解。截至目前,董集镇网格共上报事件9595个,办结9586个,办结率为99%。

  抓融入,矛盾化解在一线。董集镇坚持多方位延伸工作触角,多领域、多角度汲取治理力量,以红+蓝“微”网格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调解体系,努力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不断扩充生力军,“网罗”老干部、党员、志愿者,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网格协管队伍、矛盾调解委员会,打造辖区社会治理“朋友圈”。探索建立“工作区+村‘两委’+网格员+片警”四位一体运行模式,公安机关主动作为、靠前一步,每周两次下沉坐班,及时到场协助网格员开展入户查访,对网格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矫正对象、治安隐患、非法聚集、涉毒及其他违法犯罪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今年累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1513条,妥善解决群众矛盾纠纷苗头36起。聘请5名法律顾问,101名人民调解员,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服务等形式为农民朋友提供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312人次,提供法律解决方案51项,起草合同、协议等16份,出具法律意见书5份,免费为村民代理诉讼业务6次,实现人民调解、民警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确保第一时间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

  (记者 宋东)

责任编辑:周明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