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境内的黄河|黄河的水沙资源如何?一起来了解

  在之前的13期报道中,我们分别了解了东营境内黄河的概况、河防、河口治理等,今天我们来聊聊东营境内黄河的水沙。

  众所周知,黄河的水量丰沛,且输沙量名列世界大河之冠。那么,你知道黄河的水质如何吗?黄河的泥沙中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非常适合土地种植,这些同样也鲜为人知,本期,就让我们走进黄河的水沙资源。

  黄河泥沙适合淤地改土

  据利津水文站1950年至1995年实测资料,东营境内的黄河年径流量平均369亿立方米,最大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91.5亿立方米(1960年)。在水质方面,黄河水质优良,含盐量少。氢离子浓度在8至8.3之间,属弱碱性水;总硬度每升3至6毫克当量,属弱硬水;矿化度每升0.3至0.4克。

  沙量方面,东营境内的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24.96公斤,年均最大含沙量48公斤(1959年),年均最小含沙量8.84公斤(1987年)。此外,黄河泥沙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多年实测资料:平均每吨泥沙中含有氮0.8至1.5公斤,含磷1.5公斤,含钾20公斤,是引黄灌溉的天然肥源,适宜淤地改土。

  因此,历史上就有利用黄河水为民造福的许多例子。曾经,黄河给东营地区的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和艰巨的劳务,但多年来,沿岸人民依旧担河水饮用或用柳斗提水浇灌菜园。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中央“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方针指导下,原山东河务局于1950年在利津县綦家嘴首次试办引黄放淤闸,继而在东营河段内兴建虹吸、涵闸、扬水站等工程,把河水引出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引黄规模逐步扩大。至1995年底,已建造涵闸26座、虹吸工程25处次,扬水站36处次,总引提水能力500立方米每秒。

  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粮食产量提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营地区引用黄河水灌溉农田,要始于1953年。当时由省水利厅修建佛头寺虹吸工程,引水供广饶县六户农业试验站灌溉农田。其后辖段内先后建7处(次)虹吸工程引水灌溉,并于1956年兴建打渔张引黄灌区,至上世纪60年代初,境内年均引水2.0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6.7万亩,粮食产量显著提高。1958年,因为工程不配套,大水漫灌,有灌无排,耕作粗放,加之雨涝成灾,至使土地大面积碱化,被迫停止引黄灌溉。

  1966年,在连续几年干旱和群众要求下,逐步恢复了引黄灌溉,利用涵闸、虹吸、扬水站引水,并采取田间工程配套、整平土地、速灌速排等措施,使盐碱地逐年减少,农作物产量提高。至1995年底,全市年均引水量发展到11.82亿立方米。

  另据了解,黄河中游地区,宋代即有引河水放淤肥田的记载。民国时期,原山东省建设厅曾在现东营境地作过虹吸工程引黄放淤试验,后因黄河改道作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支持引黄放淤改土。1950年在利津县綦家嘴修建了山东黄河第一座引黄放淤涵洞,淤填背河坑塘洼地,收到了加固堤防和改造盐碱地的功效。

  充分利用黄河水

  进行引黄稻改与城乡供水

  引黄河水试种水稻,始于1958年,因缺乏种植技术、水源无保证等原因而失败。1965年,引黄复灌后,原利津县、垦利县政府组织工作组分别在张家夹河、马家夹河、大张、宋家庄等沿黄重碱地上试种水稻近千亩,获得成功。1965年9月,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水利厅、山东河务局联合召开沿黄稻改工作会议,倡导发展水稻。

  在城乡供水方面,由于我市地域近海,除南部广饶县井灌区外,多数县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不能饮用。近河村民担河水饮用,离河较远者只能靠“咸水井”或坑塘积蓄雨水供人畜用。如遇干旱年月,只得远途拉水用。民国时期,即有人制作专用的大木桶,每桶可盛水500至1000升水,用大车拉到各村卖水,供富裕人家烧茶水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在干旱年份曾多次用汽车向缺水村庄运水,但需求量浩大,水荒难除。随着引黄工程的修建,城乡用水难的局面逐步得到缓解。

  我市境内引黄供水区域,大体与引黄灌区同步,广饶县北部、东营区、垦利区、利津县、河口区大部均主要依赖黄河水解决生活用水。大规模引黄解决生活用水始于1956年打渔张工程启用,后因打渔张工程停灌而随之萎缩,1965年,打渔张工程复灌后又重新受益。上世纪60年代中期,正值胜利油田在东营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油田在引黄供水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在保障油田需要的同时,也为矿区城乡解决供水问题。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和胜利油田引黄供水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引黄供水区域和供水量不断扩大和增加。至1995年底,市区(中心城、河口区驻地)引黄供水量达到19345万吨/年,市域引黄灌区内城乡也都饮用黄河水。胜利油田采油和农副业生产每年需用黄河水3亿立方米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每年长时间断流,对保证东营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产生极大影响,有关方面正逐步落实节水、增蓄等措施。

(记者 闫雯雯)

责任编辑:邓玉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