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端:坚持长效常态持续推进 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7月31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围绕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档升级,促进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为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提供不竭动力。

  市委书记李宽端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利津县委书记陈必昌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军,市政协主席陈泽浦出席会议。

  李宽端在讲话时指出,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竞争中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金字招牌”。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密切协作、全力支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我做起、自觉参与,推动全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我市于2015年、2017年连续两届当选全国文明城市,为东营打造了一张最靓丽的国家级名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顺应发展趋势、顺应群众期盼,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攻坚,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

  李宽端强调,当前正处在迎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关键节点,也是拉开文明城市创建新格局的重要起步期。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坚持高点定位、高位推动,坚持共建共享、全域创建,坚持长效常态、持续推进,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一是坚持创建为民靠民不扰民。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顺应群众需求、解决群众期盼,汲取群众智慧、发动群众参与,真正使广大市民群众成为共同创建的主力军、创建成果的受益者。二是坚持融合协同“一盘棋”。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与实现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融入正在推进的“十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使创城的过程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过程。打破各县区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界限,实现无缝对接。完善油地军校联席会议制度,团结协作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三是坚持下足用好“绣花”功夫。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系统化、网格化、法治化、智慧化治理,全力打好精细治理攻坚战,有效解决“城市病”问题。

  李宽端要求,要将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的总抓手作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重要举措,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更高标准推动创城工作与城市发展同向同行。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坚持“精明增长”“精致城市”理念,统筹城市空间结构、要素配置、功能配套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致力打造有品质、有品位的城市。要突出湿地生态特色,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致力打造有颜值、有魅力的城市。要持续改善城市服务,坚持为民惠民导向,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居住之城、生活之城、工作之城,致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城市。要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推动全市上下、广大党员干部继续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持续不懈推进改革开放,致力打造有激情、有活力的城市。要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文明风尚,让文明成为习惯,用文明铸就城市灵魂,致力打造有气质、有内涵的城市。

  李宽端强调,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凝聚合力,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责任落实机制、督查奖惩机制和全民创建机制,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形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

  陈必昌在讲话时要求,各级各部门、各有关方面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上来, 聚焦目标,协调联动,合力攻坚,确保测评迎检取得优异成绩,顺利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要围绕测评认清形势、把握要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承担的任务再梳理、再研究、再细化,确保全面落到实处。要围绕测评找准堵点、抓好整治,坚持问题导向,迅速集中力量,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生态环境、交通秩序、社会文化环境、服务环境、市民不文明行为集中整治行动。要围绕测评精准应对、积极迎检,把迎检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东营区、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和志愿者、网格员、新媒体代表作表态发言,市民代表宣读了《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市几大班子领导同志,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领导同志,中国石油大学东营校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和省黄三角农高区设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

(记者:文/葛铸聪 图/于中平)

责任编辑:刘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