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轶事】邢建坤:我为祖国献石油

  55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石油事业,离家来到了胜利油田并扎根于此,将大半生奉献给了油井,将东营变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的人生轨迹正是历史变迁的时代烙印,勾起的是一代石油人的记忆……邢建坤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1965年11月23日,邢建坤从青岛高中毕业后,被九二三厂(现为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半工半读学校招收为工读学生,学制两年,学历为中专。“那时全国上下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我们一直喊着‘我们都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年仅20岁的邢建坤心中充满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气概,前往东营开启了石油征程。

  “当天我们36个人就乘坐敞蓬大依法车出发了。”说起第一次来到石油学院的情景,邢建坤记忆犹新,“到的时候已经傍晚了,经过一天的颠簸,我们满身满脸的泥土,再看到窗外的景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晩饭是两个馍馍和一块咸菜,睡觉打的是地铺,这里的一切都与我们来前的想象差别很大。”第二天一早,邢建坤又坐上那辆大依法车来到了胜利油田指挥部采油十八队(现为河采油厂采油一队),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我们学校的老师就是小队的技术员,教室就是宿舍,一块小木板就是课桌,一个小木凳就是课椅,油印的讲义就是教科书,油井就是实践课的教具,半天理论,半天实践。” 邢建坤说,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们都满怀激情,经常在课间合唱旋律优美的《采油工之歌》。后来,邢建坤被分到了离采油18队有十几里的营11井实习,“这口井可是个宝贝井,是自喷井,当时日产27吨,一点不含水。”面对这口“宝贝井”,邢建坤珍惜机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他的自喷井采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清腊打单、双结刮腊片技术,还在小队的技术比赛中得过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实习过程中,让邢建坤最难以忘怀的是1966年1月12日上午,朱德总司令到全国第一口日产1263吨的坨11自喷井参观的场景。“那天我上副班,坨二站的指导员把我们在家的工读学生和老师都叫到通往井场的路上,人人都穿上崭新的‘杠杠棉工服’,列队欢迎朱总司令。朱总司令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们备受鼓舞,由衷地感到作为一名石油工人的骄傲和自豪。”

  1968年元月邢建坤被正式分配,分到了采油一队大班班组(现为东辛103地区的采油队),当上了真正的石油工人。邢建坤是队里的抽油机维修工,全队抽油机的“脾气”他都了如指掌,他每天一个人骑上大金鹿自行车带上井上用的毛辫子,到井上摘掉负荷毛辫子。“为了夺油上产,我们采油队创造发明了‘人拉油杆、油管’作业修井的方法,这样的事我跟现在的作业工说起来,他们都不敢相信。”邢建坤说,“这种方法就是为了抢时间,让停产井早一天恢复生产,在作业机提不过半时,我们150多人在立起来的作业井架上用大粗棕绳穿过顶部滑轮,由一人拿小旗指挥,其余人一起用力把油杆、油管一根根从井中拉上来,换上新泵后,再放下所有的油管、油杆。我们在两口井上成功地实施了这种方法,完成了任务指标。”

  在那段奋斗的岁月里,在大庆铁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口号的感召下,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会战夺油。55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邢建坤仍觉得会战夺油是一个奇迹。当时那气壮山河的号子声依旧回响在耳边,让人热血沸腾。

(记者 衣笠玮 整理)

责任编辑:刘冉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