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时评】好事要真正办好

  近年来,多地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农村摆脱多年来使用的旱厕,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方便”,方便起来更“方便”了。部分地区的农村厕所改造,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过程中,有地方急于求成、缺少调查、强行推进,导致一些农户的马桶竟成了“花瓶”,中看不中用。

  推进厕所革命,改换农村多少年来使用的旱厕,让农民像城里人一样用上干净无味的水冲式厕所,是农民生活中一件大事,也是好事。用起来方便,居住环境干净,农民改厕的意愿很高。推进厕所革命,是当地政府部门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的一件实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念歪了经,利民的好事没有办好。有的村子地势较高,水压较小,改造后的水冲式马桶难以使用。尽管已经改造了,农户仍然无法完全和旱厕说再见,改后的厕所只好当作了仓房。有的农户家里改后的厕所臭味难闻,还有的农户家里是半拉子工程,没通水,没隔断。如此种种现象,表明这些地方的农村改厕工程并不成功,新厕所没有给农民带来方便,反而更不方便了。这样的工程,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本来是一件好事,却没有把好事真正落到实处,好事没有办好,这部分群众用厕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千差万别,房屋构造也不一样。如何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实施改厕,让农民用起来方便卫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施工。如果不顾村子和农户家里的具体情况,推行一种模式,必然造成改造后的厕所在这个村子好用,在另一个村子可能就不行;在这个农户家里能用,在另一农户家里可能就不能用。表面上看,厕所改造了,上级定的任务完成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有的干部不去考察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不顾地方实际,盲目进行厕所改造,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群众没有真正受益,忙活了一阵子,还留下后遗症。

  与此相对照,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改厕工作中,赤峰市喀喇沁旗当地干部走村入户调研,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提供三种改造模式供群众选择,这样改造效果更好,群众满意度更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各地实施了很多惠民工程,改善了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群众拍手称快。在实施惠民工程中,不能满足于已经实施了,而要看实际效果,看群众满意程度。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群众意愿,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实打实推进,保障工程质量和使用效益,使民生工程能够真正惠及百姓。

扈美荣

责任编辑:刘楠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