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东营海洋强市建设行动方案》: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

关键词:解读|《东营海洋强市建设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培育壮大海洋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升经略海洋能力,实现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我市制定《东营海洋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对此,《东营日报》进行了解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海洋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为动力,全力实施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东营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河海生态文明强市、国际一流的海洋石化产业强市和环渤海现代特色渔业强市,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提出了坚持海陆统筹、建设和谐海洋,坚持创新驱动、建设活力海洋,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海洋,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开放海洋,坚持民生优先、建设幸福海洋的主攻方向。

   到2022年,全市海洋经济取得显著发展,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1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左右。陆海空间开发格局持续优化,海洋传统产业实现较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到2028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海洋创新动力更加强劲,海洋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海洋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到2035年,基本建成海洋产业发达、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良好、海洋综合管理高效、海洋文化特色鲜明的海洋强市。

  坚持生态优先、园区集聚、油地联动,统筹河口、海湾、岸线、海域开发与保护,探索湾区经济发展新模式,推进海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构建“一核引领、两湾联动、多点支撑”的海洋强市建设大格局。

  一核引领,轴带展开。以东营港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为引领,依托东营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优势,沿东港高速发展轴和沿海蓝色经济带展开布局,规划建设东营新港城和滨海化工、海洋装备、水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涉海产业园区,形成海陆统筹、港城一体的海洋开发空间架构。

  两湾联动,错位发展。以渤海湾、莱州湾保护开发为牵引,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加快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新框架。渤海湾优先布局滨海化工、滩涂养殖、海洋装备、港口物流等产业,坚持东营港临港产业园、河口蓝色经济产业园和利津滨海新区统筹规划,一体发展,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核心区。莱州湾优先布局海洋装备、设施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依托广利临港产业区和垦利省级农高区,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多点支撑,全域崛起。突出县区经济开发区、海洋特色产业园、滨海特色小镇等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文化旅游等产业,构建全市陆海资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海洋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生态链,形成海洋强市建设全域共建、多点发力、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1、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以打造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为目标,坚持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发展理念,不断壮大水产种业,重点发展特色品牌渔业和海洋生态牧场,培育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冷链物流、网络销售,建设专业市场,积极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高水平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到2022年,全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8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3万吨,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海洋牧场占浅海增养殖面积的比例达到65%以上。

  2、整合发展滨海化工业。以园区化、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坚持“三位一体”,优化滨海化工产业布局,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推动石化盐化一体化发展,构建以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海化工产业基地。到2022年,全市滨海化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00亿元。  

  3、稳步发展海洋油气业。围绕提升海洋油气产业价值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有序拓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空间,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基地。到2022年,控制储量年新增1200万吨,海上原油年产量保持在500万吨以上。 

   4、优化发展港口物流运输业。以东营港建设为核心,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洋运输、港口物流、集疏运体系一体化发展,开辟新的渤海湾航线,拓展大连——东营——天津,东营——烟台——威海等线路甩挂、喂给、支线等业务,建设环渤海重要的液体化工专业大港。到2022年,港口年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液体化工品仓储能力达到2000万立方米以上。

   5、优先发展滨海文化旅游业。以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依托黄河入海、新生湿地、野生鸟类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和黄河文化、石油文化等东营特色文化,发挥“黄河入海”品牌优势,加快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倾力打造黄河入海国家风景带、滨海湿地国家风景带和黄河入海文化旅游胜地,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到2022年,全市游客总人数突破2600万人次。 

   6、突破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面向深远海资源开发,加快技术创新、生产设施升级和信息化融合改造,突出大型化、智能化、网络化、一体化、个性多样化、高可靠性、模块化方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主导产品技术含量,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高端、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基地。到2022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 

   7、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瞄准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前沿,围绕黄河三角洲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加大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攻关力度,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海洋生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和海洋生物医药新产品,培育打造特色鲜明、集聚带动力强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到2022年,培育骨干企业15家,行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8、创新发展海洋新能源业。统筹海陆产业布局,稳步推进沿海光伏发电,依法依规有序开发海上风电。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搭建东营海洋新能源技术研发平台,全面提升海洋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专业服务体系。到2022年,实现集中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350万千瓦,滩海风电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9、引导发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强化政策扶持,在沿海工业园区,统筹布局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设施,规划建设示范工程,推广海水直接利用,引导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稳步发展。到2022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5万吨/日,海水直接利用量达到600万吨/日。

  1、海洋科技创新工程。突出海洋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实施海洋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壮大海洋人才队伍,打造海洋应用技术创新与转化基地。到2022年,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

  2、 海洋生态建设工程。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建立“河流——河口——海湾”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实施陆海污染一体化治理,加快建设绿色海洋,为海洋强市建设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到2022年,全市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湿地保护率不低于60%。 

  3、海洋文化培育工程。加强海洋知识宣传普及,全面增强市民海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浓厚氛围。深入挖掘、传承、培育和发展海洋文化,推动海洋元素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全面渗透,打造具有东营记忆、时代内涵的海洋文化品牌。到2022年,全社会“亲海、爱海、知海”的局面基本形成,为海洋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海洋开放合作工程。全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引导企业“走出去”,多领域提升国际海洋合作水平,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5、智慧海洋建设工程。积极对接国家智慧海洋工程,以海洋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积极实施“海洋互联网+”行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环境、海洋产业和海洋活动深度结合,逐步实现海洋信息透彻感知、通讯泛在随行、超算互联互通、数据充分共享、应用服务智能,提高海洋事务决策的科学化、智慧化水平。

  6、海上安全保障工程。以有效保障海上安全为目标,完善安保基础设施,加强海洋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构建本质安全、风险可控、运行高效、救援有力的海上安全保障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为海洋强市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2、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立集中统一的现代海洋综合管理体系。

  3、强化政策扶持,建立东营海洋强市建设基金,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海洋强市建设。

  4、突出项目带动,加大“双招双引”和政策扶持力度,高标准建设海洋强市重点项目库。

  5、强化监督考核,将海洋强市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确保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黄海霞)
我要发言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