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谈脱贫攻坚:决胜脱贫攻坚看陈官镇如何发力

关键词:乡镇党委书记谈脱贫攻坚|脱贫攻坚|陈官镇

乡镇党委书记谈脱贫攻坚

整合资源 精准发力

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访广饶县陈官镇党委书记孙国玉

  记者:建好组织架构、强化领导责任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在这方面陈官镇是如何做的?

  孙国玉:2014年以来,陈官镇识别纳入省定贫困村2个、贫困户244户528人。在精准扶贫攻坚过程中,陈官镇严格按照标准、程序,用“绣花”功夫扶真贫、脱真贫、真脱贫。

  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牢抓实,建好组织架构,加强领导至关重要。镇党委经常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坚持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从机关干部队伍中择优调配65名帮扶干部,领导干部带头,一般干部通过双向选择、主动认领与贫困户形成结对,明确帮扶资金、项目、措施、责任、考核等5个方面内容,帮扶干部每月至少走访困难群众2次,形成走访帮扶台账。

  定期开展扶贫“问询会”是激励挖掘帮扶干部个人能动性和资源嫁接帮扶情况的有力举措。开展“问询会”时,各村党支部书记、全体机关干部和部分贫困户代表要当面听取扶贫包户干部汇报情况,不需要穿靴戴帽,就是直奔主题。帮扶干部把自己走访入户频率、信息采集和动态管理、帮扶措施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说一说、议一议。在接受问询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能藏着掖着。通过“问询会”这种倒逼机制,使帮扶干部做到责任清、方向明、措施硬。

  尤其是今年在镇直机关支部开展以“一份自查报告”、“一本整改台账”、“一项具体工作”、“一件惠民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其中,每位党员都要就扶贫帮困等情况实施一件惠民实事,作出惠民承诺。惠民实事要求接地气,不厌其简、不嫌其碎,要满足贫困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夯实脱贫帮扶成效。

  今年以来,全镇帮扶干部主动作为,发挥个人资源,为所帮户解决实际困难问题1000多件,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记者:在脱贫攻坚中,陈官镇如何汇聚多方资源,形成扶贫攻坚的整体合力?

  孙国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和配合。陈官镇积极争取8名市县下派“第一书记”、7名联村干部就地开展帮扶活动。目前已累计协调资金近1000万元,重点在文化广场提升、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村内自来水改造等基础设施和发展村级产业项目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实施了“民企帮村”、“志愿者联系户”活动,引导25家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对涉贫村、户开展帮扶活动,做好“输血”、“造血”的结合,通过生活兜底和就业技术的帮扶,实现长期脱贫。去年以来,陈官镇已为60多户(人)困难群众给予就业创业资金、扶贫公益岗、家庭护理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

  记者:要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富民产业培育是关键。陈官镇主要推进了哪些产业项目带动群众脱贫?

  孙国玉:在脱贫攻坚战中,陈官镇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联营或提供贷款等形式,重点抓产业项目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我们扶持撬动社会资本注入贫困村特色产业培育,以“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让精准扶贫项目在陈官落地生根。在因地制宜做好北户莲藕、古家糯玉米、董庄南瓜等产业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创新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多渠道培育可持续增收致富的经济实体和特色产业。

  推进扶贫连片开发,是检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试金石。近年来,陈官镇先后实施了大刘村整体搬迁工程,让119户群众住上楼房,复垦土地141亩。投资9000余万元实施了4.8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今年实施6000亩土地高标准土地整治项目,实现涉贫户人均年增收300元,实施了20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提升村内基础设施档次,改善了涵盖贫困户在内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记者:对于年老体弱、残疾多病群体,陈官镇如何完善分配机制,做好政府兜底工程?

孙国玉:织密“两不愁、三保障”的保障网,把精准扶贫这项民心工程的硬性要求坚决落实到位,更要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做好政府兜底工程。陈官镇贫困户以年老体弱、残疾多病居多,单纯靠贫困户自身内生动力难以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为此镇上设立专门扶贫资金,用于民生兜底。

  陈官镇逐步规范完善扶贫基金管理办法,镇里所有救助类资金统一划到镇扶贫基金账户,细化管理办法、使用条件与程序标准,今年上半年已对12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保障贫困群众住有所居。破解贫困群众教育难题,救助了35名中小学生、为5名中高职学生办理了雨露计划,全镇贫困家庭中继续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辍学学生。

  与此同时,陈官镇还下大力气做好专项扶贫项目的收益分配,争取上级资金在古家、北赵2个村建设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做好长期的项目管护和村内困难群众的收益分配,做到量入为出、留有余地。深入信息化扶贫工程,为所有涉贫户安装有线电视,为重点村安装无线网络和高科技健康查体设备、发放各类致富书籍,让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扶贫政策。在北赵村打造了全市扶贫系统日间照料中心,现已达到入住条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生活娱乐条件。

(记者 李长莲)

(责任编辑:张馨月)
我要发言

便民信息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点推荐

论坛热帖